目前位置: 首頁 > 五術書籍 > 醫藥保健 > 針灸銅人圖譜
您的購物車中有 0 件商品,總計金額 NT$0元。

瀏覽紀錄

針灸銅人圖譜

prev next

針灸銅人圖譜
  • 商品編號: nc0614
    出版社: 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 作者: 吳惠平
    出版日: 1983/06/01
    ISBN13: 9788012930614
    商品狀態: 一般
    裝訂: 平裝190x262mm
    頁數: 179
  • 定價:  NT$120元
    匯率參考:  換算成人民幣
  • 優惠價:  9 NT$108元
  • 商品庫存: 1
  • 購買數量:
    商品總價:
  • 點擊數: 4619
    會員評價: comment rank 5

商品說明: 

  本書對歷代鍼灸穴道之考訂及統計,與穴道別名之總結,通盤整理,並將臨床常用之要穴,分別標明,較之王氏圖經,尤為詳盡,諴治此科者之寶笈也。

李序

  鍼灸醫術,創自先民,事簡功宏,流傳廣遠。惟循經取穴,容有差池;不有準繩,何從取法?宋仁宗於天聖四年(1027),特詔尚藥奉御王惟一,考次穴道,鑄為銅人。王氏並著銅人腧穴鍼灸圖經,以資印證,而此道遂有規範可循。惜歷朝所寶之銅人,今已淪於異域!
  中國鍼灸學會理事長吳忠平先生,於民國四十四年東渡,遄訪東京博物舘,以觀摩我國遺失之銅人,歸而仿鑄之。復將王氏銅人之圖片,加以精密之考證,並參考圖書逾百,而成此鍼灸銅人圖譜一書。
  吳先生寢饋斯科,達卅餘載,頻年奔走各國,以謀此道之發揚,異邦同道從之遊者踵相接。著作甚富,且有多種以英法文字刊行,其流傳鍼灸醫術之熱忱,殊堪讚美!
  是書對歷代鍼灸穴道之考訂及統計,與穴道別名之總結,通盤整理,並將臨床常用之要穴,分別標明,較之王氏圖經,尤為詳盡,誠治此科者之寶笈也!
  余自主持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即致力於鍼灸之發揚,並從事經穴之考訂與專著之刊印。年前既刊吳先生之鍼灸醫學,今又喜獲斯編,特精印之,以餉同道。但願有志之士,倍加奮勵,保存國粹,共謀中華文化之復興!
中華民國五十五年十月三十日
李煥桑
序於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

陳序

  我幼時學習中醫,後兼習針灸,那時距今約三十年,針灸新書絕少,披閱古書,第一個印像,發覺針灸的穴名,各書不統一,孔穴的位置不統一;十四經的數目各書不統一。因此發生了很大的懷疑。
  這些問題,當年不能自決,可是針灸功效顯著,事實是不容抹煞,所以後來仍把針灸書籍和治療技術,不斷研究,作為業餘工作。
  近年來針灸新書陸續出版,不但多而且良好易讀,可是為着進一步,深入研究,還是需要閱讀古書。可是我們讀古書時,仍感到甲乙與千金穴數不同,外臺與銅人經穴數有異,種種不統一情形,仍然擺在目前,相信研習針灸的人,對此必有同感。
  宋朝王惟一氏當時曾下過很大工夫,考定經絡穴位,除著作「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以外,還鑄銅人兩座,又將經穴圓畫刻成石碑,公開陳列在開封三皇廟,使後世學者作為準繩。
  銅人經撰於宋仁宗天聖四年(1026年),銅人鑄造於1027年,這銅人是古代創造的醫學模型,以實物作立體式的姿態,正確地表露經穴位置,真是中國的國寶,現在這座銅人尚在日本。
  我友吳惠平君,曾經到過日本,看過這個銅人,而且自己也模鑄了相仿的一個銅人,我對他的工作很佩服,現在他新著這部針灸銅人圖譜,就是用攝影把留存日本的宋代天聖銅人所有的經穴部位拍攝下來,每一經做成一幅圖,並且逐一指出它的穴名,同時對照古今書籍,判定它的異同之處,凡是發覺與其他書籍有不同的地方,他引用古籍原圖來作比較,這是中國針灸界一件偉大的工作,所以我認為這本書,是劃時代的鉅著,值得向大家推薦的。
中華民國五十五年五月二十日 陳存仁

李序

  針灸醫學,為世界最古之理療醫學。吾國在上古時代,即有砭石治病之記載。自殷代以後,逐漸進步,乃以瓷針鐵針代石,開金針發明之先河。至紀元一○二七年,宋朝王惟一,以銅鑄模型,名為銅人;並著「銅人俞穴針灸圖」,分臟腑十二經絡。使針灸醫學,漸成為有系統之專門醫學。迄今數千年,非但在臨床上功效卓絕,且傳播至全世界各國,視為稀世寶典。以補救現代西洋醫學所缺乏之特殊物理療法。
  武進吳惠平氏,研究針灸醫學,已卅餘年。濟世活人,口碑載道。診務之暇,埋頭寫作,著有「中國針灸學」,「針灸基礎學」,「經絡生理學」,「針灸醫學」,「經穴人體掛圖」,「最新經絡掛圖」等書行世。一面倡導組織針灸學術研究團體,並鑄造針灸銅人。興學設教,斐聲四播,致英、美、德、法、日、越、墨、比、阿、菲、瑞、義、馬等國醫學博士,慕名相繼來華,投拜吳氏為師,以求衣鉢真傳,使中國固有文化,更見發揚光大。
  吳氏年來週遊東亞歐美各國歸來,孜孜於學,近復出示新著「針灸銅人圖譜」,貫古參今,旁徵博引,對針灸之考證,尤多貢獻。誠為現代針灸醫學難得之創作,為研究針灸醫學者之手典,其嘉惠醫學,豈淺鮮哉,爰為序。
中華民國五十五年仲夏東甌李樹猷寫於中國醫史學會

自序

  吾人長期與疾病作鬪爭,累積豐富的治療經驗,發明針灸療法,成為寶貴技術。
  近代人士,硏究針灸的途徑,分爲兩個趨向:
  一個趨向,對古來累積的經驗,做整理,考證和總結的工作。
  另一個方向,是要吸收現代科學的生理解剖和高級神經學說,做闡明,引申,取長補短和發揚光大的工作。
  在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作者編著中國鍼灸學講義,開辦武進鍼灸醫學社。三十年來,作者曾對歷代名著,做過澈底的統計和比較工作,發覺早在宋朝仁宗天聖四年(1026年),針灸學說的統一工作,已由一位偉大的人物,做過通盤的整理。這位功勲偉大的人物,就是宋朝的王惟一。可是宋代末期,世人在戰亂之中討生活,他的整理工作,沒有好好地發揚。後來大部份針灸家幷沒有發覺到他工作的精湛偉大。
  王惟一氏所僻的銅人和著作銅人經,確有其不朽的功績。作者把銅人與古今各書核對,列出一篇統計表,(詳見書末附件一『歷代針灸圖書經穴數目的統計和總結』)卽能證明它統一了宋代以前的經穴糾紛,定下了宋代以後的規範。針灸學說到今日能夠只有微少數目的紊亂,還是王惟一的功績,今列出簡表如次,以資證明。
第一表:鋼人以前的經穴狀況
朝代 年份
作者
名稱 穴數 穴數多少
年份無考
漢時出現
內經素問 58 內經上說出全身有365穴的數目,可是只有58穴,有穴名,餘未說出穴名。(詳見書末附件三)
年份無考
漢名鍼經
靈樞經 130 靈樞也沒有說出全部穴名靈樞說出130個穴名,素問靈樞兩書,除重複只有145穴名
282年
黃甫謐著
甲乙經 349 沒有任脈督脈,十二經僅138穴,餘列頭胸背部,比銅人少:青靈、厥陰俞、膏肓俞、靈臺、陽關五穴。
674頃
孫思邈著
千金方 349 沒有任脈督脈,十二經僅152穴,餘列頭胸背部,比銅人少:青靈、厥陰俞、膏肓俞、靈臺、陽關五穴。
752年
王燾編繤
外臺秘要 357 沒有任脈督脈,十二經僅3758穴,比銅人多:後腋、轉穀、飲郄、應突、脅堂、旁庭、始素七穴、少:厥陰俞、靈臺、陽關、青靈四穴。
有宋刊本
年份無考
明堂灸經 356 沒有任脈督,十二經僅151穴,餘列頭胸背部,比銅人多:關員俞、督俞、氣海俞、少:青靈。

第二表:銅人以後的經穴狀況名稱
朝代 年份
作者
名稱 穴數 穴數多少
仁宗天聖四年(1026)
王惟一著
銅仁腧穴
針灸圖經
354 卽是此書
所載穴名
始創將督脈任脈,列成十四經。
仁宗天聖五年(1027)
王惟一著
銅人 354 卽是此書
所載穴名
始創將督脈任脈,列成十四經。
徽宗政和七年(1117)
政和官書
聖記總錄 354 十四經相同
穴名相同
與銅人完全相同
成宗大德七年(1303) 金蘭循經 354 十四經相同
穴名相同
與銅人完全相同
順帝至元元年(1335)
滑伯仁著
十四經發揮 354 十四經相同
穴名相同
與銅人完全相同
英宗正統八年(1443)
英宗重修
重修銅人 365 365穴相同
此件增11穴
增:急脈、風市、督俞、氣海俞、關元俞、接
脊、膝眼、中樞、下極俞、下頤、泉門。
世宗嘉靖九年(1530)
汪機著
鍼灸問對 356 354穴相同
其餘有增減
增:羊矢、風市、督俞、氣海俞、關元俞、接
脊。少:解谿、膀胱俞、中膂俞、白環俞。
神宗萬歷三年(1575)
李挺著
醫學入門 359 354穴相同
此書增5穴
增:風市、眉冲、督俞、氣海俞、關元俞。
萬曆二十九年(1591)
楊敬齋著
針灸全書 357 354穴相同
此書增3穴
增:羊矢、風市、接脊。
萬曆二十九年(1601)
楊繼洲著
針灸大成 359 354穴相同
此書增5穴
增:風市、眉冲、督俞、氣海俞、關元俞。
思宗崇禎十五年(1642)
張介賓著
張氏
類經圖翼
356 354穴相同
此書增2穴
增:急脉、中樞。
聖祖康熙七年(1668)
葉廣祚著
採艾篇 358 354穴相同
此書增4穴
增:風市、眉冲、氣海俞、關元俞。
乾隆十四年(1749)
乾隆官書
醫宗金鑑 357 354穴相同
此書增3穴
增:急脈、風市、中樞。
乾隆四十二年(1777)
陳惠疇著
經脈圖考 356 354穴相同
此書增2穴
增:急脈、中樞。
仁宗嘉慶三年(1798)
李守先著
針灸易學 359 354穴相同
此書增5穴
增:風市眉冲、督俞、氣海俞、關元俞。

  從這二個表上看來,就可以知道王惟一的銅人經和銅人,是中國針灸史上劃清了時代的作品,統一了以前的糾紛,定下了以後的規範!宋代以後,十四經是一致的,354穴是一致的,只是若干書籍,增加兩個到十一個穴名。
  王惟一氏鑄造銅人於宋天聖五年(1027年),這銅人是古代創造的醫學模型,(歷代流傳經過另詳本書『針灸銅人流傳考』一文),現在這座銅人已在日本。民國四十四年(1955年)作者曾特地到日本訪問,這一本圖影,就是將銅人圖片,加以精密的考證,編排而成,並將作者於民國五十一年(1962年)新鑄的鍼灸銅人相片刊山。
  本書爲了學者臨床參考,在全身五部分圖內,特別推薦一百個常用穴。係根據針灸書用穴的統計而得,今用黑框白字標出,因爲三百六十餘穴究竟不常用,這等於本草綱目藥品近二千種,臨床常用藥品,不過三五百種而已。爲了應用時的便利,附帶將常用要穴加以標明。
  本書目的在表達銅人的功績,希望引起世人更加重視。
  本書承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所長李煥燊博士,及中醫學者陳存仁先生,中國醫史學會理事長李樹猷先生,寵以敘文。學弟程國成、楊光輝、劉希明、黃緯明等悉心校對,特此誌謝。
  本書有不妥處,請識者指正。
中華民國五十五年鍼灸節 吳惠平序 於中國鍼灸學會

目錄

李煥桑先生序
陳存仁先生序
李樹猷先生序
自序
銅人全身圖
吳惠平鑄鍼灸銅人
針灸銅人流傳考
十四經絡分圖
 肺經
 小腸經
 大腸經
 肝經
 膽經
 腎經
 心經
 心包絡經
 膀胱經
 胃經
 三焦經
 脾經
 督脉
 任脉
 附識:穴孔相聚部分的比較觀察
銅人全身五部分圖
附件六種
附件一 歷代針灸圖書經穴數目的統計和總結
附件二 歷代針灸圖書經穴別名的統計和總結
附件三 內經穴名的統計和總結
附件四 奇經八脉歸入十四經的統計和總結
附件五 歷代穴名和別名索引表
附件六 本書引用書目及版本

顯示完整說明

購買過此商品的人還購買過

商品標籤

會員才可增加商品標籤

會員評論(共0條評論)

  • 目前沒有任何會員發表評論
總計 0 個記錄,共 1 頁。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末頁

會員帳號: 匿名用戶
E-mail:
評價等級:
評論內容:
驗證碼: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