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五術書籍 > 武術 > 陰把槍(附VCD)
您的購物車中有 0 件商品,總計金額 NT$0元。

瀏覽紀錄

陰把槍(附VCD)

prev next

陰把槍(附VCD)
  • 商品編號: dj0077
    出版社: 大展
  • 作者: 吳秉孝,吳敬賢
    出版日: 2014/03/01
    ISBN13: 9789863460077
    商品狀態: 一般
    裝訂: 平裝148x210mm
    頁數: 286
  • 定價:  NT$350元
    匯率參考:  換算成人民幣
  • 優惠價:  9 NT$315元
  • 商品庫存: 2
  • 購買數量:
    商品總價:
  • 點擊數: 4446
    會員評價: comment rank 5

商品說明: 


陰把槍是綻放在內蒙古西部地區(原綏遠省薩拉齊)的一株武學奇葩,據《綏遠通志稿》載:「趙老同,山東人,清咸同間遊塞外,久居薩拉齊。精武術,尤擅陰手槍法,一名纏槍,彼時國內稱為獨傳。綏人得受此槍法,實自老同始。」我們幸得該槍術第五代傳人──吳桐先生的親傳,以及他所珍藏的手抄槍譜,故責無旁貸地應將這一珍奇的民族文化傳承下去,並發揚光大。
經多年整理,於1986年初將它編寫成冊,後經中國武術協會審定,於1990年由人民體育出版社以《陰把槍》之名出版面世,並將它定為《中華武術文庫‧拳械部‧器械類》之一。
2002年初,中央電視五台,「體育人間欄目」登門採訪,並以「吳秉孝陰把槍」為題在中央五台、四台播放,對這一槍術文化進行了宣傳。之後,許多愛好者來函索取資料,筆者從而萌發了重新整理《陰把槍》的想法。
因在該書出版後的十幾年間,我在教學與訓練中,對槍術和理論仍在進行潛心的研究,增補了許多前版所未有的內容。對其傳承史,特別是祖師趙老同是否就是宋景詩的問題,經史料查證和實際調查,得出了明確的結論,望能在新版中充實和完善。
陰把槍在傳世之初,就以實用槍法為其突出之點。為不失這一傳統性,本書在基本槍術中,補充了一些歷史上所謂「托竿蹲身寂無少動」非常「吃功夫」的內容,並指明其技擊含義。在傳統的組合練習(如紮九槍)和套路動作中,亦注以技擊內涵。在要求動作規範的同時,也使讀者在技擊意識基礎上,惟妙惟肖地去掌握傳統陰把槍的實用技藝。
對於該槍術的名稱《陰手槍》、《纏槍》、《陰把槍》,亦曾有過研考,前二名是來自歷史記載,後者是自綏遠省國術館建館後,館員及學員們對它的俗稱。過去武術界常稱手心向下為「陰手」,手心向上為「陽手」。因該槍術的前手,是手心向下握槍桿的,故稱為「陰手槍」。而「纏槍」則主要是因為該槍術突出了以纏繞黏隨為其特點(槍譜稱:前手為沾,後手為黏。;前手為隨,後手為連)。這兩種叫法均能概括槍法特點。
我們認為叫「陰把」(包括「陽把」)均欠妥。因為槍器中的「槍總」或「槍底」,就是供手握的把柄,被稱為「槍把」。一般由有力而靈活的手掌握它(槍譜稱:後手為發槍之主力),右手握稱之謂「右把槍」,左手握稱之謂「左把槍」。另一手握在槍桿的中部,起支點作用(槍譜稱:前手為架機之尺規)。如果將這隻手的握法也加上一個「把」字,即「陰把」(或「陽把」),既不能說明槍法特點,又混淆了「把」的概念。
道理雖如此,但從思想理念上講,「陽手」好像意味著光明正大,而「陰手」卻似乎有陰暗的含義。故學者們不願叫「陰手槍」,就將「手」字改成「把」字,長此以往,潛移默化地,將「陰手槍」叫成了「陰把槍」。
《通志稿‧國術分館》中載:「館內設有國術教練班,以學、商兩界為多。副館長吳桐著有《太極拳淺釋》,館員雲連珍、李映宏合著《連環劍秘訣》,雲連珍、陳沛合著《纏槍學要義》等書。」(陳沛是一中的學生、雲師的高徒)。我們考研認定這《纏槍學要義》就是雲師不輕意脫手的《陰手槍槍譜》。它對該槍術的發展奉獻,有極大的里程碑意義。
槍譜中有這樣一段記述:「槍斜槍不可刮,機前晃搭搧槍,不怕他硬來批槍,回揪進擒陽把槍。」反而推知,雲師已對「陰把槍」之名是認可的。
「七‧七」事變,日寇入侵歸綏,省國術館關閉。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經濟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武術也飛快地開展起來,「陰把槍」之名亦隨著強勁的東風飛揚四海,逐步深入人心,願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永留人間。
書中與作者合拍雙人練習照的,是學生劉起、田奕崴、文建生,在此一併表示謝意。

作者簡介
  吳秉孝,1932年生,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出生於武術世家,自幼隨父親吳桐習武。
  1956年畢業於北京體育學院(現北京體育大學),後在內蒙古醫學院體育教研室任職(副主任、教授),從此,在教學之餘便傾力於武術文化傳承工作。20世紀70年代,曾多次協助內蒙古及個別盟市體委和教育廳舉辦過業餘武術教練員、體育教師武術訓練班。1984年被評為忽和浩特市、內蒙古、全國「武術挖整工作先進個人」;1988年獲全國武術節「武術貢獻獎」;1995年被評為首屆「中國武術百傑」。曾任中國武術委員、內蒙古及呼和浩特市兩級武協副主席、中華體育科學學會武術分會委員。1990年出版了《陰把槍》;1997年受託為內蒙古自治區撰寫了《內蒙古武術志》。1959、1979、1986年曾代表自治區參加過全國性武術比賽和表演賽,並獲得二等獎和表演獎。

目錄


第1章  陰把槍的傳承史
歷史記載
趙老同與宋景詩
認祖歸宗
陰把槍起源探索
第2章  陰把槍基礎
第一節 陰把槍的特點
第二節 槍器的結構和握法
第三節 陰把槍的槍法、步法和基本功法
第3章  陰把槍主要槍術及練法
一、紮 槍
二、纏 槍
三、推 磨
四、悠 槍
五、「纏、推、悠」槍的綜合練習
六、對紮八槍
第4章  陰把槍套路
一、創編套路的初衷
二、套路動作名稱
三、動作說明
第5章  陰把槍應用槍術
一、上 槍
二、中 槍
三、下 槍
四、圍身槍法
五、入環槍
第6章  陰把槍槍譜
一、纏槍站勢口訣
二、纏槍起手分解
三、刺槍十大要點
四、刺槍八大綱領
五、八門槍(即八卦槍)
六、騎拖槍用法說
七、騎槍解
八、拖槍解
九、應用槍法
十、論接用槍法說(十六字說)
十一、紮槍、抽槍說
十二、五虎槍法說
十三、三環說
十四、論前後手的作用
十五、論六家槍術之用法
十六、「三平」與「三直」說
槍譜影印件
附 錄

顯示完整說明

商品標籤

會員才可增加商品標籤

會員評論(共0條評論)

  • 目前沒有任何會員發表評論
總計 0 個記錄,共 1 頁。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末頁

會員帳號: 匿名用戶
E-mail:
評價等級:
評論內容:
驗證碼: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