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五術書籍 > 易經占卜 > 易鑰
您的購物車中有 0 件商品,總計金額 NT$0元。

相同作者的商品

瀏覽紀錄

易鑰

prev next

易鑰
  • 商品編號: tal001
    出版社: 天龍
  • 作者: 陳炳元
    出版日: 1985/03/12
    商品狀態: 一般
    裝訂: 精裝158x215mm
    頁數: 526
  • 定價:  NT$450元
    匯率參考:  換算成人民幣
  • 優惠價:  95 NT$428元
  • 商品庫存: 1
  • 購買數量:
    商品總價:
  • 點擊數: 11191
    會員評價: comment rank 5

商品說明: 

代序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不如詩之專言詩、書之專言書,禮之專言禮,而是配合天道(天言時,重在氣)地道(地言位--即是佔有之空間、地位與環境,重在勢)以示人道。(即人際關係,如何運用時勢氣勢形勢情勢因時因地因人因事而制宜,啟發高度智慧,明示原理法則,用來處世接物,應變通變,進而開物成務,退可利用安身。繫傳言之洋矣茲列舉以明之——
  「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是而已者也。」
  「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
  「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神以知來,知以藏往其孰能與於此哉。」
  所遺憾的是從來闡釋易經者,雖有千百家,宋儒丁易東易統論評謂:「不是說得太玄而失其真,便是說得太雜而各有偏。」明清以來,積習難改。目今世道陵夷,人心險惡,罔顧信義,祇圖利害。書云:「人心唯危,道心唯微。」如何安身立命,變通求新,實為當務之急。夫易為君子謀,亦為謀國者謀。試觀六十四卦大象,或為君子以……或為先王以……上以……。以者用也。先師唐文治嘗謂:「立法以垂後世者,乃千古之。
  書籍是增加知識,促進思想,啟迪智慧之最佳文化傳播工具。任何書籍,尤其是古典經籍,能不能傳之久遠,全觀是否適合時代需求,為人們所接受與吸收,以證實其存在價值。當茲競尚科學文明之現階段,而此書自問世以來,不僅發售於國內,甚至暢銷于東亞歐美。從而可知時不分古今,地無分中外,人類求知慾與渴慕高度文化之追尋,並不受時間空間之影響而有所差異。同亦說明科學並非全能解決任何問題,尤其科學愈發達,一切事物亦隨之愈趨于錯綜複雜,變化莫測。旣令人不敢想像,甚至不可思議。因此,如何應變于現在,通變于未來使成為當前嚴重之課題。有識之士深深引以為憂。要想解答此嚴重課題與解決所有疑難問題瞻前顧後,唯有求之于中華文化思想之根——易。
  易傳曰:「作易者其有憂患乎?」古代作易聖哲,本身有何憂患之可言?而是憂天下後世者深且遠矣!易經古稱易象,秦始皇焚書坑儒時,被宰相李斯說是卜筮之書而幸免於燬,才得保全此「時互三古人歷四聖」之集體創作,儒家尊列為群經之首者,蓋其常經;因時以制宜者,是天下之通義。」
  今後欲為往聖繼此絕學,允宜另闢研究途徑。一方面灌注現時新學術新思想,加以融會貫通,使人易學易知,俾發揚易道之真理與精義。一方面儘量發掘易道常與變通與新之自然法則,使能變通趣時,日新富有。通變達用,彰往知來。易傳曰:「日新之謂盛德,富有之謂大業。」又曰:「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
  如何能知來?重在一「幾」字。孔子曰:「知幾其神乎?」一語道破研易用易之唯一方法。唯能知幾,方能知來;唯知來,才能應變通變。易傳曰:「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故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故學者想要知來,必先知幾三要想知幾,必先研幾,是為上乘法。
  余學易五十載,而今垂垂老矣:深信晦久必明,剝極終復之道,更何況殷憂啟聖萬古常新之中華文化,所以能悠久、高明、博厚無疆者,實質上具有其繼往開來之啟發性,變通趣時之合乎時代性,日新盛德之富有策勵性。西人目之為陰陽文化,終必大放光芒于廿世紀,弘揚于世界,時勢然也。願與讀者共相期勉姑拭目以待之。
陳炳元 序于民國六十七年冬至初復

寫在前面

  提起這部古老的易經,在東方人的腦海裏,在西方人的心目中,無論識與不識,都知道是最了不起的一門學問。究竟了不起到何種程度?其心正價值又在那裏?很少人能明白曉暢道出其所以然來。不是隔靴搔癢,不着邊際;便如瞎子摸象,自以爲是。隔膜和差距旣愈拉愈大,教者與學者亦愈來愈少,長此下去,將成絕學。
  古代經書,有些是示範創作文物制度的精神,有些是創立倫理道德的楷模,能啓迪智慧,開物成務,對現實人生環境,如何去適應,扭轉,創造,惟有在易經裏面可以找到這許多方法。我對處事接物,素性愚拙,於是浸淫于易四十餘年,朝乾夕惕,樂玩自勵,從不思炫耀,更無求聞達。
  一九六七年在偶然場合中與幾位同好知友相聚,大家談起如何響應復興中華文化運動時,一致認爲易是我們民族文化思想之源,想要復興必需從根本做起。當場便發起籌組中華易經學會,原以爲參加者必屬寥寥,不料到擧行成立大會之日,會員竟達三一二位之多。經決議繼續徵求會員,設立易經講座,定期公開演講,經常出版刊物並推介與鼓勵書商翻印各種易學書籍,充實硏究資料。我被推選主持其事,方始對外接觸機會較多。
  在日本曾會晤東京中央大學鈴木由次郞教授,教育大學今井宇三郎教授,大阪市立大學本田濟教授等多人,他們都擔任易經課程,各有着作。在他們的辦公室裏,搜藏着很多的易學圖書,硏究精神值得欽佩。在歡宴席上細聆各人所發表的高論,對漢宋門戶之見仍深。我認爲無論研究漢易宋易作爲着手都可以,但必須排除先入爲主的成見,不分界限派系,以求融會貫通。如果能將現代各種新思想新學術可與易學相互引證發揮的,善加運用,更可提高學易的興趣,使他們容易接受與吸收。
  泰國有位留德醫學博士DR。 Y. K,WONG從前聽到他的德國老師盛讚易經如何玄博精微,他便買了一部來讀,辭多不解,想請人教,苦於找不到老師,一直耿耿於懷。後來從報紙上獲知我去曼谷的消息,喜出望外,專誠託一位僑領介紹,要求我在停留期間,每天中午派車來接,利用午餐休閒時間,爲他講些基本理論,作爲ABC,以償夙願。他年長于我鬢髮斑白竟如此好學,令人感動。便約定卽於次日開講,同席的人都作旁聽。記得第一課講題是「一與二的問題」茲摘錄要點供讀者參考。
  一、各位都有一箇腦袋,決不會說有兩個腦袋,可是大家都知道在人的腦袋裏面,就有大腦與小腦之分,各有作用,相互貫通,才能合成一箇腦的整體。如將腦袋譬作太極,大小腦便是兩儀,兩儀便是一陰一陽,能剛能柔,時動時靜。易有太極,人亦有太極,分則爲二,合則爲一。
  二、一陰一陽在易數只等於一不等於二,例如你和你太太是一男一女,在人的本位來說是兩個人,自結爲夫婦後便成爲一對,決不會說兩個夫妻。西方人戲指夫婦爲兩個一半深合此理,所以說「陰陽合德」。如果不說一對或兩個一半的話,不是同牀異夢,便是貌合神離,有向心力則合,有離心力則分,推而至於萬事萬物莫不皆然。
  三、就博士想學易的過程來分析,由於早年偶然觸發這一動機,由於這一動機產生一個意念——就是想去讀易。這是內在的一可說明是「靜動而生陽」。由內在而顯諸外形付諸行動,買易經是行爲之一,買了來讀又是行爲之一,讀後不解祇好暫時擱置一邊,內在的一和外形的一未能合一,亦卽說明陰陽未能合德。可是表面上雖告一段落,而想學易的意念未消,這些行爲可解釋爲「陽動而生陰」。於是改變方法想請人指點,靜不下來,陰又生陽,直到今天如其心願,陽再生陰,很寗靜地在細聽。從這件事整個來說,把前面的許多的一點一滴集合貫串,使內在的一和外形的一結合,使陰陽合德,結成整體的一,這件事才算完成。心意的起伏正表示陰陽的消長,奇偶的交織,意志的貫澈,方法的改換,同亦說明「常」與「變」的道理。如果各位同意我以上的說法而沒有歧見的話,則我們對易經的基本觀念,認定「一陰一陽之謂道」了。
  本觀念,認定「一陰一陽之謂道」了。
  在飛星加坡旅途中,又遇到一件趣事,鄰座一位英國人捧着一本書虔誠地在作祈禱,他閉着眼睛用手打開書本指着其中的一節,然後作出神的凝視,邊思邊閱。我在旁覷視,原來是一本英譯易經。 (I-CHING BOOK OF CHANGES, TRANSLATED BY ZAMES LEGGE)由於好奇,和他交談。才知他經常帶着這本書,遇有疑難,便用這種方法來占卜,常多應驗,因此把它當作聖經一般。我問他兩書有何不同,他說聖經給人們心靈上的慰藉,易經啓示如何處事接物的方法可以應用。交換名片之後,他知道我是學易的,和我熱烈握手,並翹起大拇指連稱奇遇,隨後翻出書內六十四卦拼合圖,向我請教。我說交易這個名詞,源出易經,貿易就是變易,爻在交,卦就在變,例如乾卦初爻和坤卦初爻相互交換之後這個變成姤卦,另一個便變成復卦,意義就大不相同。卦爻在動,事物的演變就顯出象數來。譬如你剛才所指的是旅卦五爻,在象數和辭意上顯示出很好,如果指在上爻便很不好,這是碰運氣。實質上眞正占卜並非如此簡單還得配合時間和空間的運用,因爲卦爻之中便有時空在內。你作貿易商,如果能隨時空變換而去肆應運用,對你是大有幫助的。
  星加坡除商業外,文化氣氛亦較濃,我應邀參加名人雅敍集上,有好幾位飽讀聖賢書的老先生陪座,其中有一位且善於卜,對卦爻辭背誦極熟,他問我先有伏犧八卦後有文王八卦,所以分作先後天是對的,事有先後,物有終始。邵子卻說先天爲體,後天乃入用,究竟先天能不能用,後天又如何去用?此外,先儒講象釋詞的書多,還可捉摸體會,官數的書太少,很多人不大懂,還請指敎一二。旁座另一位插言,誰說伏犧八卦沒有用,很多人家門上懸着它,卻沒有看見掛文王八卦的,使我暗笑不已,飯後請我演講,就以兩個八卦爲題,我想很多讀者亦不甚了解,因此記憶當時所講的要點酌錄於下:
  一、卦爻是圖畫,次序方位是圖案,所以應從畫圖說起,構圖先用一點,然後成線成面。如將一點作中心點,從中心點向上下發展便成縱線,從左右發展便成橫線,縱橫線成正十字形時,可以爲方,亦可以爲圓,大家都懂。可是縱橫線的眞正意義,不一定大家都很明白,眞如耶教信徒們未必都很明白耶穌何以不背三角架而背十字架的道理一樣,中心點是數,(人的心裏時刻在生意念,便生出若干數來,所以說心生數。)一縱一橫亦是數。上下四方稱作「宇」,古今今來稻作「宙」,亦即是說宇宙,宇所指的是空間,宙所指的是時間,空間所包括的是天地人物、時間所包括的是過去現在未來。上天下地,所以將乾(天)坤(地)兩卦列於縱線的南北,叫作「天地定位」。日東月西,所以將離(日)坎(月)兩卦列於橫線的左右,叫作「日月運行」,成爲經緯。這四卦正反顛倒都不變,所以亦叫四正卦。把相反可對的兌巽震艮四卦配置在四隅,所以叫四隅卦。成一渾圓形,氣在中間運行交流,所以說「八卦相盪」,變化生成,皆從這裏出。
  二、按照八卦出生次序是乾1兌2離3震4叫作四陽卦,順序左旋↙巽5坎6艮7坤8叫作陰四卦,順序右旋↘兩弧合成圓形。相對各成9數。如從乾右旋來看是陽消陰長,把艮上爻一陽決去便成純乾。從坤而震,一陽來復,漸次陰消陽長,把兌上爻一陰決去成純乾。往復循環,行健不息。試將上面的乾兌巽三數加起來是8,8是純陰數,表示天道下濟,將下面的坤艮震三數加起來是19,(個位數是9),9是純陽數,表示地道順成。倘就人事來說,長女少女隨侍父,長子少子奉養母,情理亦合。父主外,母主內,仍是陰陽合德。八卦原取人人共見易知的物理爲圖象,聖人爲便母系社會改爲父系社會,惟天爲大,君父爲尊,效法自然,蔚成人文,所以序卦傳言:「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可見體無不備,用無不週了。
  三、後天八卦的縱線以離坎代乾坤對立於上下,橫線則以震兌代離坎之位平衡于左右作爲地平線。按說卦「帝出乎震」震起艮止順次排列,分成四時,同亦依八宮卦序乾坎艮震四卦(俗稱父率三子)列居東北,巽離坤兌四卦(俗稱母率三女)列居西南。說明「物以類聚,事以群分」的原理法則。至於數的方面是本于洛書,和八卦出生數不同,是乾9兌4離3震8巽2坎7艮6坤1,如照先天方位相對便各爲10,這裏面沒有5,因爲5是中數,10是全數,(二五得十。)位居中央。藏而不現。等於前面所說的縱橫線和中心點同樣不顯一般。把前面的數加起來是四十,徑一圍四成正方形,所以洛書排列是方的(俗稱魔方陣),撲合在渾圓的後天八卦上去,可以發覺陰陽消長奇偶變化的作用。奇數爲陽,偶數爲陰,坎在正北陽生,震在正東陽長,離在正南陽盛,兌是正西陽消,這是1397數的安排。坤居西南陰生,巽居東南陰長,艮居東北陰盛,乾居西北陰消,這就是2486數的安排。一般人所不了解的,如從坎1向左推應該是234,向右推應該是678,爲何二八易位,這正是後天的妙用,說卦明白指出「艮東北之卦,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終則又有始,所以易經最後是將未濟卦列在旣濟之後。還有一點,在二八易位之後,將卦圖分成四條弧線⊙,每三個聯數(爲乾坎艮,艮震巽,巽離坤,坤兌乾)各成爲15,無形中顯出中數全數亦即是生成之數在內。妙合而凝。再如離火炎上,光昭大地,坎水潤下,滋生萬物,震木旺於春,兌金盛於秋,順乎物性自然,各適其宜。就人事來說,後天艮坤是先天震巽之位,長男長女,發育成熟,長女爲母,自成夫婦,肇人倫之始,立人道之本。
  四、從印尼歸來,路過香港,同鄉費子彬老醫師與老同學王震敎授相邀敍舊。王敎授取其近著「周易象義」持贈,並告最近有人請其撰寫「周易應用變學」一稿,許我學多師承,功力尤勤,希望提供些意見。我說易道尚變,古來善用變易的祇有兵家和陰陽家,儒家應用於制器尚象方面的,除繫傳第二章作爲範例外,象傳六十四個「以」都是敎人應用的方法。其他都可從卦名卦象卦德中去推求,如天水何以爲訟,訟是言公,天下爲公,平如止水,求得公平,爭訟自解,又如蒙是兒童教育,蠱是國民教育等等,顧名思義,概可例推。至於變的法則,非通象數不可,爻隨象數而變,象數隨時空而變。基本上可以示範作爲啓發性的,首推序例。如先後天八卦的序列就不同,序卦和雜卦的序列又不同,和八宮次序更不同,從這些地方去推求,可以找出變化的軌跡。單就八宮次序來講,前六卦是依次遞變方式,可以說是漸變,到了第七卦在無可遞變時只得採取跳變方式,可以說是突變,所以叫作遊魂卦。如乾宮第七卦變成火地晉,毫無乾象,坎宮第七卦變成地火明夷,毫無坎象,根本離了譜,因此有好有壞,可離可歸。法則是呆板的,變通是活用的。總之,要能了解透澈,方可運用自如。孔子雜卦編次便是根據序卦加以運化,另成一系統的序列,可爲義例。
  有位老仕紳特地趕來看我,說他學工程的兒子現在美國教書,學校當局認爲他是中國人,在國內大學裏一定讀過易,要他加授幾節易經課程,被迫無奈,寫信回來乞援,爲此請我介紹幾本淺近的易學,好寄去給他臨時惡補一下。同時翻出一疊中央日報副刊指給我看,有好幾位留美學人和讀者以「零與一和易經」爲題的幾篇文章,其中有一位描述他自己「由於好奇心驅使,跑到華埠去買了一部易經來研究,朝也讀晚也讀,吃飯時亦看甚至上廁所亦在看,化了七日七夜功夫,始終找不出零與一和易經有什麽關係」怎不令人啼笑皆非。同時希望我寫出一本淺顯的有系統的正宗的學易入門以嘉惠後學庶免失傳。在海內海外亦有許多誠意想學乏人指引苦無門徑而作如此建議的。
  以上拉雜片段,在在觸發了我寫這本書的動機。
  易經有經(文王周公之易)傳(孔子之易)之分,從前學易先讀傳再讀經,讀傳還得先讀繫辭說卦,無非是對易的基本知識和精神,先有個認識。可是如繫辭傳二十四章,章章都有重點,各蘊精義,脈絡雖相貫,終覺缺少系統,藉此加以整理,從原理上去發掘易的思想,從變化上去尋求易的法則,倘在讀經傳之前,先讀此書,或可方便於入門。
  「易之爲書,廣大悉備。」乾坤是易的兩大門戶,旣說廣大,必然有重門疊戶在內。因此亦須配備若干鑰匙,以便於逐一開啓,作爲入門不可或缺的工具。憑此構想,埋首著述,定名「易鑰」,分成十二章,以符經傳十二卷之數,並擬訂幾項原則,同可作爲凡例。
  一、古來易經註疏論述,不下千百種,難於搜集,無法盡讀。早年所作學易筆記,多已散佚,全憑記憶。爰將近廿五年來手抄讀易摘要爲材料。
  二、選材方面,不泥於古,不拘於今,凡能發揮經傳精義合於正宗者,類多採用。現代知識思想學術,取其能相互發明者,亦足以融通參證。
  三、現時論易,不應再有漢宋派系固步自封之見,墨守一家之言,對象數義理,不分軒輊,同時並重。至於考據詞章,無關宏旨,唯恐影響迷糊,概予摒除。
  四、引用孔子之言稱「曰」,引用他人之言稱「云」,引用著作之言稱「謂」,引用經傳之辭,則不加稱謂,以資識別。援引今人之說,不敢掠美,多加附註,以便對照。
  五、聖人設卦定名,必有取義,文王演周易,將舊名稱改換甚多,如奭作坤,犖作坎,兼作謙,蜀作蠱等等,意義更深。從來說易者,對卦名極少詮釋,特設專章,一一解說,冀能當名辨物。
  六、言者尚其辭,易經經文獨稱繫辭,辭何以要繫?表示繫在卦爻之下,不但可以推其本末始終,示有系統,抑且融會象數理加以研判,指人進退方法,爰作綜合研究一章,旨在發凡擧例,知所以告。(繫辭焉,所以告也。)
  七、四道不廢卜,古代筮法,雖無用於今,傳亦仍採,以其引伸觸類,知變化之道,設章殿後,藉免失傳。
  八、易則易知,簡則易從,因此立論力求淺顯,法則力求簡單,文字力求通俗,深入淺出,言簡意賅,冀利便於讀者。

目錄

代序
寫在前面(附凡例)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首先從問題說起
  一、易經是否適合現時代需要?
  二、易經不是玄學神學。
  三、研究易經有無困難?
  四、西方學者對易的看法
 第二節 易學概念體認
  一、何謂帝王之學?
  二、何謂天人之學?
  三、何謂絜靜精微之學?
  四、何謂卜筮之學?
 第三節 易學源流與派系
  一、易分四家
  二、兩派六宗
  三、十二類別
 第四節 經書皆原出於易
 第五節 宗教象數通備於易
 第六節 探討硏究途徑
  一、要學得玩
  二、要識得圖
  三、要曉得比
   A對比 B反比 C類比 D辭比 E數比 F分比
第二章 易的命名和內涵
 第一節 何以稱作易?
 第二節 所在皆有的——氣
 第三節 何以人爲萬物之靈?
 第四節 宇宙的造化
 第五節 易學的內涵
  一、創建陰陽體系
  二、確立時空觀念
  三、重視數往知來
  四、追求文明進化
 第六節 易的三部曲
  一、連山易
  二、歸藏易
  三、周易
 第七節 易辭中的龍、彖、象
 第八節 簡易,不易,變易的解說
第三章 八卦的形成和編組
 第一節 八卦的出生
 第二節 八卦的命名
 第三節 八卦的性能
 第四節 乾坤生六子說
 第五節 八卦的編組
 第六節 八卦的體用
 第七節 數類觀念
 第八節 先後天的區別
第四章 「太極」面面觀
 第一節 何以稱作太極?
 第二節 爲何要有太極?
 第三節 有幾個太極圖?
 第四節 太極的宇宙觀
 第五節 太極的人生觀
第五章 「河圖」和「洛書」
 第一節 圖書的來歷
 第二節 圖畫的爭議
 第三節 河洛的分合
 第四節 河圖的形成
 第五節 半數的重要性
 第六節 洛書的形成
 第七節 八卦與圖書相通
 第八節 洛書的魔方陣
 第九節 方圓圖書新解
 第十節 扶陽抑陰的道理
 第十一節 二八易位的造化
 第十二節 圖書啓文明先聲
 第十三節 河圖爲物理根源
 第十四節 音樂亦本于圖書
 第十五節 人身配河洛亦相通
第六章 數象理的連鎖作用
 第一節 基本觀念的溝通
 第二節 眞理,倫理,常理
 第三節 從四象說到本象
 第四節 廣象和逸象
 第五節 取象八法
  一、取卦畫象
  二、取卦情象
  三、取卦體象
  四、取互卦立象
  五、取錯卦立象
  六、取綜卦立象
  七、取相因而成象
  八、取爻變立象雷
 第六節 觀象要旨
  一、明體用
  二、察情僞
  三、探消息
 第七節 數的類別
  一、數數
  二、理數
  三、象數
  四、禮數
 第八節 數的體用
  一、天地體數
  二、陽順陰逆
  三、用九用六
  四、逆數
 第九節 數的變化
  一、參伍錯綜
  二、大衍之數
第七章 重卦的構成與分解
 第一節 卦爻組合
  一、六位成章
  二、六爻時位
  三、周流六虛
  四、爻有比應
  五、中爻互體
 第二節 互卦的類別
  內外卦
  陰陽卦
  貞晦卦
  消息卦
  相對卦
  反覆卦
  交易卦
  象卦
  辟卦
 第三節 如何去認識卦?
  一、卦體
  二、卦得
  三、卦象
  四、卦數
  五、卦氣
  六、卦用
   A相對結合法則
   B生成循環法則
   C類聚群分法則
   D內外同變法則
第八章 六十四卦卦名的解釋
第九章 六十四卦的序列與編組
 第一節 六十四卦出生次序
 第二節 六十四卦組合變化
  一、縱方陣
  二、圓方陣
  三、橫方陣
  四、菱方陣
 第三節 六十四卦錯綜法象
 第四節六十四卦編列精義
  一、贊天地化育
  二、明天人之道
  三、象進化之序
  四、度陰陽之數
  五、察消長之理
 第五節 六十四卦變通法則
第十章 四道與十翼的理則
第一節 經傳之分
第二節 十翼提要
第三節 四道備用
 一、以言者尚其辭
 二、制器者尚其象
 三、以動者尚其變
 四、以卜筮者尚其占
第十一章 易辭的綜合研究
 第一節 繫辭凡例
  一、論事
  二、說象
  三、講古
  四、計時
  五、言數
  六、斷辭
 第二節 斷語分析
 第三節 元亨利貞
 第四節 四德集解
 第五節 卦彖提要
 第六節 爻辭例舉
 第七節 常用詞解
第十二章 筮儀同筮法的演析
 第一節 占卜儀式
 第二節 揲蓍方法
 第三節 三變成爻
 第四節 四營象四時
 第五節 求變卦法
 第六節 筮法實例

顯示完整說明

購買過此商品的人還購買過

商品標籤

正宗紫微斗數全書《正宗占星術》

正宗紫微斗數...

9 NT$540元
卦爻理用透析(一)卦爻教科書

卦爻理用透析...

9 NT$450元
六爻秘法點竅(原六爻洗髓)

六爻秘法點竅...

9 NT$405元
八字批判要領

八字批判要領

NT$350元
來註易經圖解

來註易經圖解

95 NT$475元

會員才可增加商品標籤

會員評論(共0條評論)

  • 目前沒有任何會員發表評論
總計 0 個記錄,共 1 頁。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末頁

會員帳號: 匿名用戶
E-mail:
評價等級:
評論內容:
驗證碼: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