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园市龟山区复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本书为陈立夫先生著,是国立师范大学研究所丛书之一。本书为陈立夫先生穷尽一生研究中国哲学(特别是孔孟思想)集大成之著作,哲学研究者必备参考书。「人理学」一词首由陈立夫先生提出,以代表孔教之大用。
本书特色
1.本书为陈立夫先生著,是国立师范大学研究所丛书之一。
2.「人理学」一词首由陈立夫先生提出,以代表孔教之大用,是为哲学研究者必备参考书。
作者简介
陈立夫先生(1900-2001年)
浙江省吴兴人,是二十世纪中国重要人物之一,中国国民党政治家,曾历任蒋介石机要秘书、国民党秘书长、教育部长、立法院副院长等各项要职。尤以留美背景的教育部长,在战乱期间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卓著的贡献。国民政府迁台后移居美国,潜心研究中华文化,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和国际认可。1969年,陈立夫回台定居,继续推广中华文化,晚年竭力推动海峡两岸的交流。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自然科学及度发展对于人类产生之危机
二、中国在伦理道德方面之成就为救世之良药
三、在生物进化中人之所以为人之特征
四、国父对达尔文、马克斯之进化学说之批判
五、国父之进化论对于世界之影响
第二章 人与天及人之关系
一、人与天
(一)吾国祖先重视宇宙间生存原理及其发展
(二)宇宙为一大生命,人为此一大生命中之一小单位,其生存原理同
(三)生命原动力──诚
(四)生命之体用与时空
(五)天之高明而无不覆帱,地之博厚而无不持载,显示大公
(六)生生不已之与「仁」,时时调整之与「中」
(七)一阴一阳之谓道
(八)「五行」为生命过程中之五种基本动态
(九)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乃生命过程中之变化
(十)仁与中之可贵
(十一)「一」与「多」不容分立
(十二)人定胜天
(十三)明本末,别先后
(十四)天人合一
二、人与神
(一)敬神并非迷信
(二)神之真面目及其与智之关系
(三)至诚之人可如神
(四)敬神之真义在崇德
(五)从中国文化来看神
(六)神人合一
第三章 人性
一、人性之长成
(一)人性与兽性
(二)人性之成长
(三)人伦之重要
(四)人类长成之三阶段
二、人性之特征
(一)生物共具之本能
(二)人类独具之特性
(三)学问与道德之目的
三、人性之善恶
(一)性善说
(二)性恶说
(三)性无善恶说
(四)性善恶混说
(五)性三品说
(六)人性善恶之解析
第四章 人伦与道德
一、仁为全德之名
二、五伦及其基本精神
三、伦理为人类文明之宝贵产物,不可轻弃
四、夫妇一伦之重要
五、伦理为维系人类生存之要件
六、德本财末
七、少年犯罪之肇因
八、伦理之图解说明
九、忠恕之道与洁矩之道
十、孔、耶之成就及师道之重要
十一、重财轻德之恶果
十二、士农工商与财德之关系
十三、科学、艺术与道德
十四、国家之富强首在重视人伦与道德
第五章 人欲与人情
一、欲望乃人生存所必需之条件
二、六欲与七情
(一)何谓六欲
(二)何谓七情
三、私欲当节制
四、饮食男女之欲非推动世界文明之原动力
五、发扬创造欲与求知欲
六、情欲之净化
七、一个由同情心而做到不惑不忧不惧之实例
八、恐惧之情之消除与爱恶之情之辨别
九、忿怒之情之抑制
十、以学问道德调节七情六欲
第六章 人心
一、心为思想、行为之总枢纽
二、心、性与天
三、信心之重要
四、心失正则偏
五、养心之道
六、为政首要,在得民心
第七章 人格
一、人格之定义及其标准
(一)人格之定义
(二)人格之标准
二、圣人、仁者、君子之比较
三、人格之最高标准
四、圣人所具备之条件
五、君子与小人之区别
六、吾人之人格修养当以君子为标的,至乎圣人而后止
(一)君子志节之坚操
(二)君子学问道德之修养
(三)君子言行之适当
(四)君子仪态之端庄
(五)君子待人之宽厚
(六)君子戒慎以将事
(七)君子出处之慎重
(八)君子对环境之影响
第八章 人生之责任与意义
一、人生之责任在于「成己」、「成物」
二、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与成己成物
第九章 成己
一、格物
(一)格物之正确解释
(二)格物之方法与程序
二、致知
(一 学以致知
(二)知之要点
(三)知天、知命、知性
(四)明道、明德、明教
(五)知人、知物
(六)孟荀之论知
三、诚意
(一)诚之真谛
(二)中庸之「诚」与新旧约中上帝之比较
四、正心
(一)正心之重要
(二)正心与「中」、「诚」之关系
(三)「中」之流传
(四)「中」之涵义
(五)「中」之启示
五、修身
(一)修身知真义及其重要
(二)修身知纲领
(三)修身之目标
(四)修身之种类
(五)修身之方法
第十章 成物
一、齐家
(一)成己之目的在成物
(二)齐家为成物之肇始
(三)齐家之始基在夫妇
(四)达致齐家之方法
(五)管教养卫之训练,肇于家庭
(六)「孝」为齐家知根本
二、治国
(一)德治与法治
(二)治国九经
(三)王道与霸道
(四)治乱兴亡之道
(五)知人善任之重要
(六)民事四要──管、教、养、卫
三、平天下
(一)中国人重高之理想──平天下
(二)平天下之经过
(三)平天下之要务
(四)制礼作乐
(五)世界人类之和平前途
第十一章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