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五術書籍 > 民俗宗教 > 佛教入門
您的購物車中有 0 件商品,總計金額 NT$0元。

瀏覽紀錄

佛教入門

prev next

佛教入門
  • 商品編號: dnda6803
    出版社: 東大
  • 作者: 三枝充惪 著,黃玉燕 譯
    出版日: 2003/02/01
    ISBN13: 9789571926803
    商品狀態: 一般
    裝訂: 平裝150x210mm
    頁數: 240
  • 定價:  NT$180元
    匯率參考:  換算成人民幣
  • 優惠價:  9 NT$162元
  • 商品庫存: 1
  • 購買數量:
    商品總價:
  • 點擊數: 3673
    會員評價: comment rank 5

商品說明: 

菩提樹下,佛陀證道;釋尊教說,廣植眾生
  佛教一直以宗教的立場來開導大眾,使人得到精神安慰。再加上佛教能建立思想,使其成為人們實踐的支柱,這更對各種優異文化的形成、深化、發展等,有很大的貢獻。本書全部圍繞在「何謂佛教」這個主題上,對於佛教入門所必須述及的各種問題,以平實的文字做忠實的敘述,使佛教的整體面貌得以開顯。

譯序

  人過了六十歲,總是會回顧自己的過去。我也是過了六十五歲後,常回顧反省自己走過來的人生之路。
  在這六十八年的人生中,我做了三十幾年的翻譯工作,有時因為寫久了手腕痛,有時脖子痛,卻總是樂此不疲。但近年來我認真地思考未來不多的人生,應如何生活著。
  這兩三年來,我在家聽了一些兒媳說的佛教教義,對人生感到悠閒的當下,東大圖書公司的編輯先生打電話來聯絡我,希望我翻譯三枝充悳教授的《佛教入門》時,我真是驚喜。最巧的是,這正是我去美國三個月回台北的第二天還時差剛睡醒,聽到要譯這本書,我的心情是先驚呢?或是喜呢?自己也分不清,也許是這兩種感情同時湧出來的吧!我腦海裡首先閃過的感受是,我終於與佛陀相遇,佛陀向我伸出救濟的手,佛陀對我說:「妳翻譯《佛教入門》,讓臺灣的眾生讀。」我自己對自己這樣解釋。
  於是我在兩個月的時間譯完這本《佛教入門》。

  《佛教入門》是由日本出版界最具權威的岩波書店,於一九九○年一月二十二日出版,我手頭根據的是二○○○年十二月五日發行的第23刷本,是頗受讀者肯定歡迎的佛教指南書。作者三枝充悳教授是日本東京大學、德國慕尼黑大的文學博士、哲學博士、也是印度學、佛教學之世界權威中村元先生的弟子,當今日本佛教學學者。
  本書作者累積多年來的研究成果,以簡潔易懂之文章寫出給想要了解佛教之初學者的入門書。全書分為三部門,分別記述二千五百多年前,佛教誕生前後的印度社會、文化背景、教團成立經過,以及二千五百多年來的演化——由佛陀「對機說法」的原始佛教(初期佛教),因何而發展為南傳佛教與大乘佛教(北傳佛教)。又,在印度誕生的佛教,為何在印度滅亡,反而在國外各地——中國、韓國、日本、西藏以及斯里蘭卡等東南亞各國發展的經過情形。
  第二部佔全書五分之三篇幅,記述佛教思想與其演變,讀者可從這部獲得真正的佛教教義。三部門之外,另有一篇前言。
  這篇前言可以說是此三部門的提要,初學者如果熟讀幾次後,再按照第一部、第二部之順序閱讀下去,就容易把握佛教宇宙,讓讀者獲益不少。
黃玉燕
2○○2年12月28日

序言

  本書的內容,從頭到尾都圍繞在「何謂佛教」這個主題範圍內。
  佛教自從釋尊(喬達摩,佛陀)創始以來,大約有二千五百年的歷史,它對於人口稠密的東亞各地諸多民族,至今一直有重大的影響。而本書以其根源的印度佛教為論述的主題,這是因為佛教乃誕生於印度,而在那裡有它於各年代成長和成熟的果實,並且這些果實的每一個種子,已開花成為亞洲各地的佛教。但是,偶爾也有其變種現象的發生,這是難免的。
  不用說,佛教一直以宗教的立場來開導大眾,使人得到精神安慰。再加上佛教能建立思想(哲學),使其成為人們實踐的支柱,這更對各種優異的文化之形成、深度化、發展等產生很大的貢獻。從這些情形也可看出,佛教在各地已有不少習俗化的痕跡。
  在另一方面,佛教學在近二世紀中擴大至全世界各地,屹立不移,而其成果則在於解明和確定了許多資料,即使是對一個字,學者也貫注銳利的智慧與莫大的精力。
  本書將針對佛教學中如何來闡述某種教義,以及目前的實際說法為何來展開論述。在論述過程中,除了充分考慮到佛教學(其中也對文獻學),尤其以思想(哲學)為核心來論述之外(雖然所述的內容或許不夠周全),也嘗試將佛教與西洋的各種思想做個比較。
  在本冊小書中,對於「佛教」入門必須述及的各種問題,盡量依據以往的學術研究,以平實的文字和句子做忠實的敘述。
  三年多前,我與四十餘年來承蒙教示的恩師中村元先生共著(バウッダ.佛教》(小學館),那本書論述的重點在於特別的各種事項,而在本書中,論述的目標則在於佛教整體的把握,其中也轉載前著裡的部分拙文。
  在本書中,除了漢語以外的各外國文字,都以目前在日本通行的片假名加以標記,並將其原語之大部分加以羅馬字化,列入索引中。
  本書執筆之時,中村元與平川彰兩位先生,以及許多前輩、學友的著作和論文,都給了我莫大的幫助,並且在出版上,自從去年初秋以來,受到岩波書店的合庭惇先生與坂本純子女士熱心的協助,而在索引製作方面,也有文學碩士丸井浩與光惠夫婦的幫忙,在此謹向以上的各位前輩以及有關的諸位先生深深地表示謝忱。

三枝充悳
1989年12月8日

前言

一、「佛教」一詞
  現在日本常用的「佛教」一詞,始於明治時代,在這以前的一千餘年期間,則稱為「佛法」或「佛道」。
  中國從前則多稱呼其為「佛家」,不久後其中的天台宗或華嚴宗等(隋朝以前稱為毘曇宗或地論宗),各宗創始後,便以各自的教法為名,稱之為「宗教」,並且這個稱呼也廣泛流傳至日本。也就是說,有許多「宗教」屬於佛家與佛法,其歷史也長達一千年以上。在中國方面,古時候也有根據佛教的內容而譯成「道教」的例子。現代日本已受「佛教」一詞的影響,從十九世紀末起,「佛教」一詞已普遍化於漢字文化圈,再加上英文的“religion”(這個字也有它轉變使用的歷史)被譯成宗教之意後,「佛教」一詞也就被包含在「宗教」的範圍裡沿用至今。
  在印度則自古至今日,因為「佛教」起源於創始者佛陀(Buddha),而習慣用“Bauddha”一詞來稱呼「佛教」,這是佛陀的形容詞型。它所表示的是「屬於佛陀」及「佛陀的信奉者」之意。所謂的佛教,則稱為“Bauddha-dharma”或“ Bauddha-dars’ana”。至於“dharma”,是「法」(宗教、倫理、法律,真理等都包括在內)、“dar’sana”,是思想(廣義的哲學),之意。然而在斯里蘭卡,則是“Bauddha-dhamma”或“Bud-dha-Sasana”等名稱較為普遍化,“dhamma”與“dharma“的意思相同,“Sasana”,指教誨。至於英文的“Buddhism”,則如字面所示,係來自「佛陀」,並在十九世紀時才確定了這個名稱。歐洲的各語文也以此為準。

二、佛教史的概略
  佛教大約在公元前五世紀時,喬達摩·悉達多(喬達摩.希達爾多)證悟得道而成為佛陀(覺者)後,向眾人弘法說道才開始。於是心服佛陀教示的人們,即成為佛弟子或在家信奉者。而在當初較為鬆散的信徒小團體,不久即發展為教團(宗教團體),自從佛陀圓寂後,教團進行了整頓工作,同時,也派遣一些優秀的佛弟子到印度各地講述佛陀的教示,因此佛教便普及於印度的各地方。
  在佛陀圓寂後一百餘年(另一說為二多年)時,龐大的教團分裂成保守傳統的上座部,與立場較為進步的大眾部兩個部分,之後的兩百多年持續細小分裂的結果,成立了大約二十個部派。其中,上座部的一派在公元前三世紀中葉傳至斯里蘭卡,形成所謂的南傳(或南方)佛教。此後,南傳佛教更擴大到東南亞一帶至今日。
  部派佛教在印度興盛後不久,大乘佛教即在公元元年以後登場,因此出現了各種多樣的新大乘諸佛與諸菩薩,往後則部派與大乘並列進展。到了七世紀時密教盛行,於是上述三種佛教就在部分性混合的狀態下被繼承下來,但早在公元四世紀以後佛教便漸漸走下坡,在十三世紀初期因伊斯蘭教個離之破壞,而終致在印度消滅了。
  另一方面,在公元開始後不久,從北印度經西域傳到中國的所謂北傳(或北方)佛教,大致上以大乘佛教為主流,其後加上密教。北傳佛教在四世紀時傳到朝鮮半島,六世紀時傳到日本,並在六世紀末與八世紀中期以後,由印度直接傳到西藏。
  至於傳到各地的佛教,雖然依照印度佛教的種種樣貌加以變化,有了許多變遷和發展過程,而發揮了能與各個地區、時代和地域性相應的佛教之功能。可是,對這些教義與傳承形態加以觀察後,發現其內容並沒有超出原本印度佛教的範圍。據估計,現在全世界的佛教徒總數大約有五億人。

三,佛教的前史
  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之一的印度文明,在其走向結束之途時,也就是在公元前十三世紀末,來自印度西北部的雅利安人數次渡過「班庶普」(五河)地方入侵後,不久就定居於該地。這些雅利安人把其神話歌頌記載在聖歌集《黎俱吠陀》(Rg-veda)中,接著創作出另三種吠陀與各種註釋文獻。據說,這些都是依據天啟而創作的。此外,亦逐漸建立起以司祭者的婆羅門為最高階層的世襲階級制度(也稱為四姓制),這種階級區分的情形貫穿了印度的全史,到今日其基礎根深蒂固。
  雅利安人在公元前七世紀時,進入恆河(Ganges)中游流域的印度大平原。他們的生活由遊牧轉換為農耕的固定過程中,產生了可視為最早的哲學文獻的各種「巴尼夏特」( Upanisad)(亦稱秘密的教義或奧義書)。
  在古老的「巴尼夏特」中所主張的即是:做為宇宙根本原理的是「梵」,以及係個人主體的內在原理的「我」。在有關這些「梵」與「我」的教說磨鍊中,不久即形成將兩者視為同一的看法,而最終建立了「梵我一如」的宏觀智慧。此原理成為往後印度哲學的主流,一直支持著印度教(Hinduis-m)。稍後,從個人的角度直視現實,而在古老的「巴尼夏特」中萌芽出依「業」的「輪迴」思想,並超速廣傳至全印度,後來還支配了整個東南亞。
  公元前六世紀以後,印度的農耕社會已邁入成熟期,並由於貨幣的普及和發展,促進了工商業的繁榮,產生了許多都市和一些小國家。在這樣的新社會中,「吠陀」這種宗教型式逐漸失去影響力,連婆羅門也喪失其權威,而王族的興起,也連帶地使具有自由、清新特質的思想家們活躍了起來。這些被稱為「沙門」的新思想家們,拋棄世俗的一切而出家,各自沈浸在親手開拓出來的多彩多姿的新思想中,他們受到了被解放的、瀰漫著新思潮的社會人們的歡迎。
  至於這些新思想家的數目,佛教說有六十二,耆那教說有三百六十三,並都各自傳下其大綱。而其中最具有影響力的六個人和其教說概要,佛典之中都有詳細的記錄,並稱之為「六師外道」。至於「六師外道」所包括的即是:普拉那的道德否定論、基於阿加達的唯物論的快樂主義、巴克達的七要素還原論(一種唯物論)、哥薩拉帶有唯物論色彩的宿命論、桑加耶的懷疑論,以及馬哈維拉的耆那教等。
  喬達摩.佛陀與同時代的耆那教創始者馬哈維拉(偉大英雄之意,本名法爾達馬那)同樣是個自由思想家。在最初時期,佛教與耆那教兩者之間有許多互相關連的共通點,它們是除了婆羅門教及其所變身的印度教之外的兩大宗教,一直對印度人有莫大的感化與影響力。
  再者,若要舉出耆那教與佛教的主要差異,則是耆那教專注於貫徹實踐,例如對苦行給予過度的肯定,又固守不殺生,其影響普及整個印度。可是,耆那教並沒有經歷大乘佛教那種重大變革,其影響​​通常也只限於印度國內。不過,直到今日,耆那教仍然保有活潑的經濟活動,雖然其信徒現在僅有大約二百萬人,但他們手中所掌握的金融資本卻是巨大的數目。
  關於喬達摩.佛陀的佛教成立經過,將在下一章中完整地加以論述。

四,佛教的特質
  思考佛教與其他各種宗教,尤其是與基督教和印度教的不同(雖然這兩種宗教都不是屬於單一性質者,但下述的基本點則一貫相通),從佛教顯著的諸特徵中,來說明佛教有如下最重要的幾項特質。
  (1)雖然無法斷定佛教的創始者喬達摩.佛陀(以下稱為釋尊,如次章開始所詳述)有強烈的意識要成立佛教的宗教組織,但在他的首次講經以後的四十五年遍歷遊行中,有許多弟子和信徒跟隨著,不久也就形成一個宗教團體。然而這樣的宗教團體之形成經過,與基督教是不同的。拿撒勒人耶穌被釘十字架後,曾一度四散的彼得等使徒們個個都說,確實聽到已亡故的耶穌的聲音,深信耶穌復活:他們先聚集於橄欖山,然後再度回到耶路撒冷,在群眾面前,確認死於十字架上的耶穌是基督(彌賽亞,救世主),這時基督教始成立。這成立的經緯,與佛教的成立在根本上是完全不同的。而印度教則未立創始者,又廣泛受到印度各種習俗的影響,是所謂的民族宗教,其與佛教在性質上更有顯著的不同。
  並且,從整個印度史來看,印度教乃屬於正統宗教,佛教則一直被視為異端。
  (2)除了基於釋尊教示的初期經典之外,比這些多出數倍的大乘諸經典是在釋尊圓寂後,大約經過五百多年由大乘諸佛創作出現的,而一些卓越的論師所著述的各種論書,不久也加入經典之中,這些書的數量也極其龐大。其中,因為印度佛教的傳統在十三世紀初已消亡,因此所失去的原典為數不少,但現在仍留有可取代的大量翻譯佛典顯然壓倒了其他各宗教。
  (3)如同釋尊所教示的,佛教主張要不斷地面對現實,尤其是對應現實上的種種苦惱,佛教在這方面的教義真是多姿多彩。現實本來是多樣層出不窮的,而教說的展開也就會富於變化,其說法自始以來即有:對機說法、應病與藥、見人說法,以及八萬四千之法門等等。因此,佛教並沒有教條,而對於排除異說的觀念也非常淡薄。反過來說,佛教的教理本身使佛教的存在極易動搖。因此,要對佛教下一個單一的定義很困難,甚至可說是幾乎不可能的事。
  (4)由於上述的這些情況,使佛教內部產生出許多爭論,所以在一方面,佛教思想史即被視為一部佛教爭論史;但在另一方面,有時默許包容與佛教相反的種種「教義」,而形成一種思想史直至今日。至於其他宗教曾經有過的審問異端,行使暴力等的情形,除了偶然被捲入政治的極少數的例外之外,在佛教中根本是不存在的。佛教與其他各種宗教,很少發生糾紛或鬥爭,而是常常產生出佛教與其他種種宗教混雜融合的情形。
  (5)雖然信徒對釋尊和大乘諸佛的敬慕、崇拜、皈依等的情是一樣的,但形式與內容卻頗異,而若再加上密教,就更複雜多歧。
  (6)由上述的三項特質,可看出佛教的多樣性已達到沒有必要使用寬容、宥恕等術語的境地。至於持狂信態度的信徒,除了一部分例外以外、人數是很少的。佛教不採用印度教所強調的「巴克弟」(信愛,誠信)這梵語。但是,佛教的思想和實踐,常常流於自由自在的放恣,有時放任其濫用,而曾出現不少由其本身招致晦暗不明的例子。
  (7)在佛教史的任何場景敘述中,都看不到「創造神」,至於意味創造的「涅槃」,則轉而為變化之意。另外,相當於神的「迭瓦」這個詞,在中國則譯成「天」,而具有多種意義,並且被列為沙特瓦(譯成有生命者,眾生或有情)之一。或者也可以說,即使把佛加以極端理想化,也不過是達到領悟或得救罷了,佛教既無創造神,也不具有支配或征服等的性格。至於大乘諸佛,或可以說是佛的候補者的諸菩薩,其數目無限地增加,而密教則擁有更多的眷屬,因此可說泛神論的色彩濃厚,但也因為有這種特質,而相反地不易否定佛教與無神論觀念有著相同的一面。總之,如基督教等一神教所顯示出的情形在佛教中是看不到的。
  (8)佛教在最初時期,強調領悟的智慧,然後是慈悲——救濟——利他等,有時是僅說一種,有時是相提並論的強調。至於慈悲,因為往往容易受愛憎、怨恨或獨善其身的情緒所影響,所以強調要盡量不受這些感情所左右,完全是一種自發的無求回報的悲天憫人的胸懷。
  (9)佛教重視個人本身的行為,尤其注意心理的健全,因此在行為上,不著重結果論,而是動機論。至於實踐方面,基本上是「無我說」,尤其反覆強調要淡薄慾望或執著,要超凡脫俗。
  (10)不把現實看做一成不變的,而是把包括主體在內的一切,視為在無常動態中不斷地生滅變化。佛教主張:無論是語言或其他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現實則經常不停地流動著,這種實在的情形即是真實。
  (11)所謂無常與無我,即是朝向排除實體。現實的不斷生滅變化,係由各種條件的關係性所支持的,這稱為「緣起」,這是佛教史上一貫的觀念。而更徹底地把這種關係性加深到所有的相互關係,使實體完全破除,便完成「空」的思想。
  (12)一般而言,佛教具有強烈的分析傾向,並加以歸納為數字表示,如三寶、四諦、五蘊、六處、十二因緣等,這稱為「法數」,而其到達極致時,又轉而廢棄,重視的是直觀的態度,這種事例相當顯著可見。
  (13)從佛教的最初期以來,佛教的理想,便在於獲得不受周圍的事物干擾的平安,獲得解脫,以到達寂靜境界的涅槃(絕對安寧)。
  (14)印度佛教,即使在獲得民眾廣大支持的時代,也遠離世上各種習俗的薰染,幾乎沒有參與各種民間的習俗禮儀。而另一方面,傳到印度以外各地的各種佛教,則由於上述的寬容而融入各地域的習俗和各種文化而有所改變。尤其是以往位於邊境的日本和西藏等地,佛教與世俗的關係頗深,因此它對當地的習俗和文化的形成有所貢獻,這與印度佛教對政治完全不加重視也有很深的關係。
  (15)自從釋尊以來,印度佛教便以平等為基本論題,一貫
批判否定以婆羅門教、印度教為基礎的種姓制度。而各地的各種佛教也能對各民族教示平等思想,但是只收到部分的效果,缺乏具徹底成效的例子。
  (16)印度佛教,特別是大乘佛教,早已由學者(例如中村元的《印度人的思惟方法》)所指出的,有為數甚多的種種特徵,其顯著者如:缺乏否定的特質、缺乏時間觀念和歷史意識、傾向於空想性、羅列主義,易走極端等現象。除此之外,從各地的各種佛教,也反映出各民族的思惟方法。
  (17)印度人對世間所謂的宗教、哲學、倫理並不區分,而統括稱為「達爾夏那」(darsana),而且「達摩」(dharma)一詞的內容則更為廣泛。印度佛教也照樣繼承這觀念,一般來說,也適合稱之為思想。這種傾向廣泛充斥於傳至各地的整個佛教中。
  佛教的特質,除上述之外,還可以再舉出若干例子。
  總而言之,極富於多樣性的佛教的源流,可以說全部存在於印度佛教中,而關於這方面可以在佛教史和佛教思想史上獲得解答。

目錄

譯序
序言
前古
 一、「佛教」一詞
 二、佛教史的概略
 三、佛教的前史
 四、佛教的特質
第一部 印度佛教史
 引言
 第一章 初期佛教
  一、佛教的成立
  二、初期的教團
  三、阿索卡王
  四、初期佛教的資料
 第二章 中期佛教
  一、部派佛教
  二、阿毘達摩
  三、大乘佛教運動
  四、大乘佛教的登場
 第三章 後期佛教
 一、大乘佛教的中期與後期
 二,密教
第二部 印度佛教的思想史
 關於佛教思想史
 第一章 初期佛教
  一、基本的立場.
  二、心
  三、苦
  四、無常
  五、無我
  六、三法印
  七、中道
  八、四諦八正道
  九、法
  十、十二因緣(緣起說)
  十一、涅槃
  十二、慈悲
 第二章 部派佛教
  一、法
  二、業
  三、時間論
 第三章 初期大乘佛教
  一、大乘的諸佛
  二、大乘的諸菩
  三、初期大乘經典
  四、龍樹
 第四章 中期、後期大乘佛教
  一、如來藏(佛性)
  二、唯識
  三、如來藏思想與唯識說的綜合
  四、佛身論
  五、密教
  六、中觀派
  七、瑜珈行派
  八、佛教論理學與認識論
第三部 各地的佛教
 第一章 南傳佛教
  一、斯里蘭卡(錫蘭)
  二、緬甸
  三、泰國
  四、高棉與寮國
  五、其他
 第二章 北傳佛教
  一、中國佛教
  二、朝鮮佛教
  三、日本佛教
  四、西藏佛教
後記。
主要參考文獻略
年表(一)(二)
索引

顯示完整說明

商品標籤

會員才可增加商品標籤

會員評論(共0條評論)

  • 目前沒有任何會員發表評論
總計 0 個記錄,共 1 頁。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末頁

會員帳號: 匿名用戶
E-mail:
評價等級:
評論內容:
驗證碼: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