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五術書籍 > 醫藥保健 > 兩穴合用效如神
您的購物車中有 0 件商品,總計金額 NT$0元。

相同作者的商品

瀏覽紀錄

兩穴合用效如神

prev next

兩穴合用效如神
  • 商品編號: yqz6840
    出版社: 元氣齋
  • 作者: 吳建勳
    出版日: 2007/07/10
    ISBN13: 9789867596840
    商品狀態: 一般
    裝訂: 平裝150x210mm
    頁數: 288
  • 定價:  NT$250元
    匯率參考:  換算成人民幣
  • 優惠價:  95 NT$238元
  • 商品庫存: 1
  • 購買數量:
    商品總價:
  • 點擊數: 5542
    會員評價: comment rank 5

商品說明: 

  深夜發燒不退、喘咳不止時,只要按揉照海、大都穴,或足竅陰、經渠穴即可緩解...。
  任何突發的不適都可以用針灸、按摩或敲打改善,但單用一穴效果不佳,一次多穴又無必要,兩穴合用最合宜。
附:針灸大全、玉龍歌、席弘賦等歌訣,一學就會。

  人體共有十四條主要經絡,三百六十一個穴位,比較常用且效果較佳的約一百五十個,有意自學中醫者只要熟記《醫宗金鑑》中的「刺灸心法」,加上「玉龍歌」與「席弘賦」兩篇歌訣,以後多加練習即可自救助人。
  而每個人都有突發不適的時候,如能學會「兩穴合用」針灸按摩法,隨時都能應急;甚至打開本書,依樣畫葫蘆也能見效。



巧妙運用兩穴即能袪病強身
吳建勳
  個人學習、應用針灸已經將近三十年(再一年就滿了),其間曾在美國在台協會台北市國際社區服務基金會(六年)、台灣師範大學國語文化中心(五年)、台北市按摩職業工會(一年),及寬儒健康空間(十二年)等單位用英文講授針灸與中醫常識,在教學相長過程中發現,不管遇到的是尋常疾病或難纏、新型態問題,都可以從一些傳統典籍中找到答案,因而豁然開朗,應手解決困擾。其中以《醫宗金鑑》最為實用。
  《醫宗金鑑》是清乾隆年間由吳謙等名醫及專家,奉朝廷之命擷取歷代名著精義,於西元一七四二年合作編輯而成;其內容上溯春秋戰國,下迄明清兩朝,且細分為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針灸科、傷科、眼科,以及診斷學、方劑學等基礎理論,總共九十卷,可以說既廣博深遠,而且分科精細、影響深遠,在歷代醫學典籍中很少能出其右;特別是其中的「刺灸心法要訣」八卷(針灸科第七十九卷至八十六卷),幾乎涵蓋了全部中醫常用穴位,相當符合現代人的需要,因此除了特別用心閱讀、揣摩之外,也予以通俗化、簡易化,推介給大家應用。
  然而由於人體全身的穴位既多,應用範圍也極為廣泛,若要全部記住並不容易,為了讓初學者方便背誦,臨床上又能隨手運用,古代醫家乃將其簡化成七言或五言絕句,非常淺顯易懂,編成歌訣之後,即便是幼兒也能朗朗上口,記住以後即可融會貫通、運用自如,治療時略加思索即可下針,非常具有巧思。其中以「玉龍歌」和「席弘賦」最具代表性,前者(玉龍歌)為宋代楊氏所作,選用、介紹了一百二十個穴位,可用以治療常見的八十四種病症;後者(席弘賦)則為宋代針灸學家席弘所撰,現在收錄於《針灸大全》一書中,主要為常見病症的治療經驗,但也可看出元、明兩代的針刺手法特點,不僅非常實用,而且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受到歷代醫家的重視。我也將其白話之後,收錄於書中,以供讀者參考。
  自古以來,醫師、推拿師或針灸醫師在運用穴位以治療疾病時,多因師承與體驗心得而各有不同心法,有人主張「一穴走遍天下」,也有人認為應多穴併用才有立竿見影效果,我則認為「兩穴並用」最合乎實用原則,而且除了針刺之外,還可利用敲打、按壓或按摩而達到緩解與應急效用,一舉多得;融會貫通之後更可運用自如,達到「輕鬆認穴、袪病強身」的目的。凡是跟我學過日常保健技巧者都覺得相當好用,所以也請你用心體會、多加練習,如能悟出更高明的治療方法,那就是另一種功德了。

目錄

自序:巧妙運用兩穴即能袪病強身------吳建勳

第一章 認穴、取穴與配穴原則

第一節 認穴、取穴的幾個基本原則
一、橫指量法 二、骨度分寸折量法(按比例大小) 三、還可尋找「阿是穴」

第二節 依臟腑或經絡屬性配穴
(一)十二經絡原絡配穴法
.十二經表?原絡總歌
.任何系統都可以取兩穴
1、肺臟系統疾病:取太淵、偏歷穴
2、大腸系統疾病:取合谷、列缺穴
3、胃腑系統疾病:宜選衝陽、公孫穴
4、脾臟系統疾病:用太白、豐隆穴
5、心臟系統疾病:宜神門、支正穴
6、小腸系統疾病:宜選腕骨配通里穴
7、膀胱系統疾病:可選京骨、大鐘穴
8、腎臟系統疾病:宜用太谿配飛揚穴
9、心包系統疾病:用大陵和外關穴
10、三焦系統(體液的通道)疾病:用陽池和內關穴
11、膽系統疾病:宜用丘墟配蠡溝穴
12、肝臟系統疾病:可用太衝加光明穴
(二)八脈交會穴配穴法
1、公孫穴與內關穴合用可廣泛治療胃、心、胸疾病
2、足臨泣穴與外關穴合用治?眥、耳後、臉頰、頸、肩諸疾
3、後谿穴與申脈穴同用治內眥、耳、頸肩、小腸與膀胱疾病
4、列缺穴與照海穴合用治肺系、咽喉、胸膈疾病

第二章 兩穴合用可治日常疾病

一、傷風感冒
1.風熱感冒:取大杼穴及曲池穴
2.風寒感冒:取風門穴與風池穴
3.流行感冒或疫病:取後谿穴與通里穴
4.夜間發燒不退:取照海穴與大都穴
5.白天發燒不退:取申脈穴與俠谿穴
6.咳逆不得息:取足竅陰穴與經渠穴

二、虛症與過勞
1.先天虛症:取氣海穴與關元穴
2.體虛久病:取膏肓穴和神闕穴
3.小兒虛弱:取身柱穴和合谷穴
4.過勞:取勞宮穴和大陵穴
5.嗜睡懶言:取通里穴與大鐘穴

三、頭部和五官疾病
1.頭痛:取風池穴與率谷穴
2.頭目痛:取頭維穴與攢竹穴
3.頭面腫:取陽谷穴與解谿穴
4.鬱卒:取支正穴與勞宮穴
5.夢魘不寧:取厲兌穴與隱白穴
6.各式各樣的眼疾:取睛明穴與攢竹穴
7.兩目昏暗:取肝俞穴配命門穴
8.白內障:取角孫穴與絲竹空穴
9.耳疾:取翳風穴與聽宮穴或耳門穴
10.鼻病1:取風門穴與迎香穴
11.鼻病2:取上星穴與通天穴
12.鼻塞、面癢:取迎香穴與印堂穴
13.鼻塞、暈眩、中風:取頭臨泣穴配水溝穴
14.中風急救:商陽穴、少商穴、中衝穴、關衝穴、少澤穴等取兩穴合用或共用
15.中風:取百會穴與湧泉穴
16.中風後遺症:取?門穴與風府穴
17.口眼歪斜:取頰車穴與地倉穴
18.牙痛1:取太淵穴與魚際穴
19.牙痛2:取手三里穴與三間穴或與二間穴同用
20.牙齦腫痛:取液門穴與小海穴
21.咽喉腫痛:取少商穴與然谷穴

四、胸部疾病
1.各種肺疾:取肺俞穴與太淵穴
2.咳嗽、氣喘:取尺澤穴與列缺穴
3.各種心痛:取間使穴與內關穴
4.心悸、精神疾病:取神門穴與少衝穴
5.胸口痛:取膻中穴與巨闕穴
6.胸脅痛:取丘墟穴與陰陵泉穴
7.乳腫:取乳根穴與少澤穴
8.產後乳汁不足:取前谷穴與乳根穴

五、腹部疾病
1.便秘:取照海穴與支溝穴
2.嘔吐:取日月穴與意舍穴
3.腹脹:取懸鐘穴與陰谷穴
4.吐瀉:取脾俞穴與三焦俞穴
5.腹疾:取上脘穴與中脘穴
6.水腫、腹瀉:取水分穴與陰交穴
7.腹中腫瘤1:取天樞穴與公孫穴
8.腹中腫瘤2:取行間穴與三陰交穴
9.腹中腫瘤3:取內庭穴與商邱穴
10.腹中腫塊4:取章門穴與行間穴
11.肝膽疾病1:取期門穴與至陽穴
12.肝膽疾病2:取肝俞穴與膽俞穴
13.黃疸病:取胃俞穴與肝俞穴
14.疝氣1:取承漿穴與帶脈穴
15.疝氣2:取築賓穴與大敦穴
16.消渴病(類似今之糖尿病):取陽池穴與太谿穴

六、痠痛問題
1.全身痠痛:取合谷穴與中渚穴
2.肩臂痛:取肩井穴與肩?穴
3.上背痛:取膏肓穴與神道穴
4.肘臂緊疼:取少府穴與曲澤穴
5.肘臂手腕疼痛:取外關穴與腕骨穴
6.腰脊痛:取腰俞穴和命門穴
7.腰痠背痛:取腎俞穴與大腸俞穴
8.腰腿痛:取環跳穴與委中穴
9.步履艱難1:取中封穴與足三里穴
10.步履艱難2:取太衝穴與伏兔穴
11.步艱艱難3:取陰市穴與飛揚穴
12.半身不遂、筋緊:取陽陵泉穴與風市穴

七、生殖泌尿問題
1.婦科疾病:取陰交穴與中極穴
2.月經過時不止:取血海穴與隱白穴
3.男性性能力問題:取關元穴和大赫穴
4.遺精:取中封穴與曲泉穴
5.泌尿疾病:取膀胱俞穴與腎俞穴

八、其他疾病
1.血液病:取膈俞穴與血海穴
2.痔瘡1:取太白穴與二白穴
3.痔瘡2:取承山穴與長強穴
4.羊癲風:取神庭穴與身柱穴
5.汗流不止:取百勞穴與通里穴
6.腋下腫塊:取少海穴與足臨泣穴
7.突然聲啞不能言:取靈道穴與太淵穴
8.水腫:取陷谷穴與陽輔穴
9.皮膚病:取陽谿穴與曲池穴或天井穴

第三章 穴位主治歌

.衝脈「公孫穴」主治歌 .陰維「內關穴」主治歌
.帶脈「臨泣穴」主治歌 .陽維「外關穴」主治歌
.督脈「後谿穴」主治歌 .陽蹻「申脈穴」主治歌
.任脈「列缺穴」主治歌 .陰蹻「照海穴」主治歌

其他特色穴位主治歌
.足三里穴 .內庭穴 .曲池穴 .合谷穴 .委中穴 .承山穴
.太衝穴 .崑崙穴 .環跳穴 .陽陵泉穴 .通里穴 .列缺穴

顯示完整說明

購買過此商品的人還購買過

商品標籤

頭針療法

頭針療法

NT$200元
2016開運聖經農民曆

2016開運...

9 NT$89元
華陀神醫真方附急救經驗秘方

華陀神醫真方...

9 NT$72元
醫原圖說註解

醫原圖說註解

9 NT$270元
打通十二經脈氣功

打通十二經脈...

95 NT$152元

會員才可增加商品標籤

會員評論(共0條評論)

  • 目前沒有任何會員發表評論
總計 0 個記錄,共 1 頁。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末頁

會員帳號: 匿名用戶
E-mail:
評價等級:
評論內容:
驗證碼: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