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五術書籍 > 醫藥保健 > 楊清山按摩經驗集
您的購物車中有 0 件商品,總計金額 NT$0元。

瀏覽紀錄

楊清山按摩經驗集

prev next

楊清山按摩經驗集
  • 商品編號: dj0190
    出版社: 大展
  • 作者: 楊清山
    出版日: 2014/05/01
    ISBN13: 9789863460190
    商品狀態: 一般
    裝訂: 平裝150x210mm
    頁數: 379
  • 定價:  NT$300元
    匯率參考:  換算成人民幣
  • 優惠價:  9 NT$270元
  • 商品庫存: 1
  • 購買數量:
    商品總價:
  • 點擊數: 4397
    會員評價: comment rank 5

商品說明: 

王敏清序
  按摩醫師楊清山,行醫數十年。他苦心鑽研中國傳統醫學,勇於創新。他精湛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為許多病人取得了滿意的療效,贏得了廣大患者的信賴。
  1955~1986年,他在為黨和國家領導人醫療保健服務31年間,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作出了優異成績,博得廣泛地好評與讚揚。
  1986年初冬,楊醫師患不治之症與世長辭,了解他的人們無不悲痛。萬幸的是,楊清山醫術結晶「經驗集」得以常留人間,在他逝世9週年之際,《楊清山按摩經驗集》能以再版,是對他最好的悼念與敬意。而且,也將使他精湛的醫術繼續造福於人民。

前言
  按摩療法歷史悠久,是中國醫學的寶貴財富,對保障人民健康起了重要作用。
  楊清山醫師從事按摩療法多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吸取了前人按摩手法之優點,結合人體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摸索出向心性以深部揉壓為主的按摩手法。其手法精巧靈活,對某些常見急、慢性疾病,具有較好的療效,深受廣大群眾歡迎。
  本書於1976年作為內部資料印出後,頗受讀者歡迎。宋慶齡名譽主席生前,曾為此書題詞。這次出版是在原稿的基礎上,經過再次修改寫成的。
  本書由山西醫學院解剖教研室李榮華副教授全面負責,並編寫總論和部分療效觀察;第二附屬醫院理療科張秀瑞醫師編寫臨床治療和部分療效觀察;劉篤講師負責實驗工作;趙耀青繪圖。參與本書工作的尚有高應斗、郭連魁、李繼彭、董書新、商永豐等人,任彥文特為按摩手法拍攝了科教影片,趙彥琴在再版過程中,做了大量文案工作,在此一併致謝。
  本書由北京醫院副院長、心血管科專家吳潔審鑒。
  由於我們經驗不足,水準有限,缺點錯誤在所難免,望讀者提出批評,以便再版時修改。

再版前言(一)
  楊清山醫師是我國著名的按摩師。多年從事按摩醫療保健工作,能不斷總結自己的經驗,借鑒別人的經驗,充實並發展按摩技術,形成具有特色的一派。在臨床工作中療效顯著,為廣大患者所歡迎,並得到許多高級幹部的贊許。為了繼承和推廣他的技術成果,豐富中醫學的寶庫,1973年1月,山西醫學院接受有關領導部門的委託,專門組成《楊清山按摩經驗集》一書編審組,由楊清山先生心傳口授的講解與示範,編寫人員實地學習、操作與體會,由山西醫學院講師李榮華、山西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理療科醫師張秀瑞執筆編寫;山西醫學院教材科繪圖員趙躍青繪圖;山西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活血化瘀研究室講師高應斗、山西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中醫科醫師劉篤做實驗。由楊清山、李榮華、張秀瑞等率領一部分按摩學習班學員作了兩年多的考查與驗證,證實了本書內容的科學性與實用價值。最後由本書編寫組審查、討論後定稿,1976年秋季作為內部交換資料,由山西醫學院內部印刷出版。從1984年12月本書正式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國發行,至今已有10年之久,為了進一步滿足讀者的要求,現特再版,遺憾的是楊清山先生已病逝,無法再修補內容。今僅托囑一直按楊先生親傳技法,從事按摩工作多年的張秀瑞撰寫臨床體會文章一篇,供參考。
《楊青山按摩經驗集》編審組組長 原山西醫學院副教授兼副院長 余國器

再版前言(二)
  楊清山醫師,山西榆縣人。自幼家貧無錢上學,便隨親友到關外(瀋陽)學理髮手藝。在學徒期間,不但學技術,而且更重視學習文化,他勤奮好學,尊師愛友,深受同仁們的歡迎。師傅中有一位在瀋陽市很有名氣的按摩大師,對楊醫生不但器重,而且非常愛護他,因此二人交往很深,他便拜這位大師為師,開始學習按摩技術。他積極肯學、鑽研認真,進步很快,師傅們也都耐心地教他,約5年時間,他基本掌握了這位大師的全部按摩手法,而且能單獨熟練地進行按摩治療工作。「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陷,便回到太原。
  楊清山醫師回太原後最初在新開路(51路)一家澡堂理髮店工作,同時也進行按摩工作,不少骨傷科病人找他治療,病人越來越多而他的知名度也越來越大,慢慢地在太原成為很有名氣的按摩接骨大夫。
  楊清山醫師對學中醫抓得也很緊,在川至醫專時,常到圖書館找中醫導引、經絡、按摩等中醫古籍書看,他和樊清江教授很熟,有不懂的地方請樊教授講解,將中醫傳統的按摩手法結合他的按摩手法進行細緻深入地鑽研。
  建國後,國立山西大學醫學院、川至醫專、長治和平醫專、山西省高級助產學校等合併成國立山西大學醫學院,我們從侯家巷山大的舊址搬到精營東二道街川至醫專的地方,我從附屬醫院外科調科任助教工作,這時楊醫師常去解剖科找我借骨骼標本學習,同時我也常去理髮室理髮,常在理完髮後,楊醫師在我頭背部對我進行按摩,他的手法精巧靈活,運用自如,按摩完後使人身心特別舒服,因此引起我的重視,便拜他為師教我按摩,我負責給他教解剖和針灸經絡穴位,我們二人相互學習、互尊為師。我本來就熱愛中醫,從此(1949年)便開始學習針灸和按摩,同時我們解剖科乾脆給他一副骨骼架,放在理髮室供他學習,他有時也跟內科班和保健班聽解剖課,楊醫師待人非常熱情,解剖科的人都很喜歡他,因此責成專人為他進行系統地講解解剖學,使他進步很快。
  1952年王世英(原山西省省長)患病,經樊清江教授(原衛生廳廳長)介紹,楊醫師便高興地答應了給王省長按摩,不久便隨王省長到了北京,到北京後除給王省長按摩外,有時也給中央一些領導們按摩,他的按摩手法也隨之從骨傷科的重型手法、逐漸向保健按摩的中輕型手法發展。約在1957年前後,楊醫師正式調北京中央保健局工作。喬遷京都時,我提出他的按摩手法可寫一本書,他不但同意而且非常高興,於是我們直接請示山醫劉景山書記研究編按摩書的事,劉書記答應和黨委研究後再作答覆,約在1959年前後院黨委正式批准編寫楊清山「按摩療法」一書,由原王仲興院長領導,成立按摩療法編寫小組,抽調解剖科楊占林任組長,李榮華任副組長,按摩手法由楊清山指導、二院張秀瑞大夫幫助楊醫師按摩並參加編書抄寫工作,尤效良、張玉潤、鄭貴書三人照相並拍攝按摩療法科教影片;李俊民、郝風山二人繪圖、編寫工作從此正式開始。
  具體分工:楊醫師技術示教與指導、楊占林查資料編寫總論部分,李榮華編寫楊醫師的按摩手法和臨床治療。
  楊醫師每天在我身上按摩示範,尤效良拍每式的手法照片,張玉潤、鄭貴書二人沖洗。由於我對楊醫師的按摩手法不熟、儘管三番五次的示教,仍寫不出文字手法,編寫的難度特別大。
  楊醫師對技術精益求精,隨首長到全國各地,每到一處便拜當地的按摩前輩(專家),讓他們按摩示範並研究專家們的按摩手法,在北京和上海還看了蘇聯和國外的一些按摩專家的手法,取長補短,不斷改進自己的按摩手法,將別人的優點吸收為己用。這時楊醫師的按摩手法已獨樹一幟,形成一種向心的以深部揉壓為主的按摩體系。
實驗證明他的按摩手法,對人體各器官的功能在按摩後都有顯著的提高(見按摩對機體的作用)。就這樣我們邊工作邊學習直到1960年底,才將初稿完成。這時我們將底稿由張秀瑞大夫抄寫3份,送山西人民出版社1份,李榮華處保存1份,楊清山醫師帶1份返回北京。
  1964年此書不但沒有出版,而且出版社將原稿遺失,李榮華保存的一份也由省中醫研究所李國章大夫借去丟失,幸好楊清山醫師在北京將底稿印刷成冊開辦了多期按摩培訓班,才將原稿保存下來。
  1968年~1970年,我在東北3016部隊,針刺治療聾啞病,往返路經北京,和楊醫師再三商量,由山西太原重型機器廠醫院李明肖大夫,將楊醫生請回太重給一些人做治療工作,幾經周折後他又給王仲青省長按摩,透過王省長又與山醫領導取得聯繫,我們要求再次出版《按摩療法》一書,醫學院內部基本同意,但必須有上級的指示。
  1972年12月25日楊醫師攜帶中央衛生部業務組給山西省教育局公函:「關於組織編寫北京醫院楊清山醫師的《按摩療法》書及拍攝按摩療法手法電影的指示」,山西醫學院黨委接函後,立即抽調以院長余國器為領導的笫兩次按摩療法編寫小組,及時開始工作,並把楊醫師從北京帶回第一次編寫的按摩療法底稿為藍本,進行增補、修改、充實、實踐,最後定稿。
  編寫組的成員與分工:
  核心小組由余國器、楊清山、李榮華三人組成,負責編寫計畫和起草編寫大綱。
  楊清山負責手法指導和給培訓班講課(第一期培訓班以按摩編寫組全體成員為主)以及臨床治療。
  李榮華負責編寫總論(手法)部分和臨床療效觀察。
  張秀瑞負責編寫臨床部分和部分臨床療效觀察。
  劉篤負責動物實驗。
  趙躍青負責繪圖。
  李繼彭、任彥文負責拍攝按摩手法科教影片。
  高應斗幫助劉篤作了部分動物實驗。
  郭連魁幫助趙躍青繪了部分手法圖。
  董書新、商永豐協助余院長做行政工作。
  從1973年1月4日第二次編寫工作正式開始,到1973年6月底《按摩療法》初稿完成。此後,按摩組全體成員深入工、農、兵實際作調查研究,並挑選典型病例、積存病例、進行論文編寫。
  1974~1975年在太原鋼鐵廠按摩調查1年。
  1975年在清徐縣、徐溝鎮、交城縣、文水縣、汾陽縣,呂梁地區各縣,進行實地按摩調查1年,同時到晉中軍區、276部隊醫院、進行實地按摩調查研究,收集資料、積存典型病例,共寫成高品質的論文7篇。
  1975年底至1976年初,山西省科委,撥給編寫組科研經費3萬元,我們開始作「按摩機制動物試驗」,在蟾蜍、老鼠、家兔、狗等動物身上作按摩機制試驗,同時將《摩療法》書,作為內部資料印刷3萬冊,贈送全國各大專院校圖書館作為內部科研交換資料。
  1977年10月楊醫師回北京後,一方面培訓按摩培訓班,一方面仍給中央領導們做保健按摩工作,同時將《按摩療法》一書,贈送中央各領導,宋慶齡名譽主席,看完該書後非常滿意,1978年8月份給本書親筆題詞:「按摩療法是祖國醫學遺產,應努力發掘加以提高,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以資鼓勵。並於1984年12月份,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山西省新華書店發行。
  該書出版後,頗受按摩愛好者、按摩學校、按摩培訓班的學員歡迎,很快被搶購一空,我並將該書贈送美國、日本、西德我的同學和朋友,均視為珍寶,藏於家中。
  1985年我應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奧爾拜尼醫學院邀請,赴美講學(針灸、按摩)。在美期間,舉辦了針灸、按摩培訓班,學員反映很好,收益很大,同時我將「楊清山按摩經驗集」贈送美國各大學圖書館和各省(州)市圖書館作為珍藏資料,反映極好,為中國贏得了榮譽。
  我從美國回到北京,先到楊醫師家,談到外國人對針灸、按摩很感興趣,找機會請楊醫師出國講按摩,他聽到後很高興,不幸的是在1986年11月23日他因病去世,未能如願。
  1987年我應日本東洋醫療健康中心針灸、按摩院的邀請,去日本講學(針灸、按摩),在日本同樣舉辦了按摩培訓班學員們對楊醫師獨特的有創世紀性的新型中國按摩手法特別感興趣,並在我講課示範手法時全部錄影,作為珍貴的學習資料保存。我從日本回國後,在1989年5月18日收到日本東京都某大學的一個研究生(上海市中藥研究所)張國安來信說:日本東京都一位川島喜一教授,在日本得到「楊清山按摩經驗集」,如獲至寶,並在將這本書譯成日文出版,請他幫助翻譯,他已和川島教授講過,日本讓我們直接聯繫研究,該書在日本出版問世,我與川島教授經過多次聯繫後,他問到楊醫師的情況,並想請楊醫師去日本講學,可惜楊醫師已去世。
  近年來我給山西省老年大學、十三冶老年大學、山西老區醫學專修學院等學生講課時,都重點地講了楊醫師這種保健按摩手法,對人體的功能以及微循環都有助進作用,尤其對延緩衰老延長壽命都能起到保證作用,在海南島將頭面部按摩消失皺紋等作為頭面部美容手法給學生講課,實踐證明都有很好的療效。
  近年來收到國內、外不少中醫按摩愛好者的來信,要買「楊清山按摩經驗集」書,該書應該儘快再版,以滿足讀者的需要。
山西醫學院解剖教授 李榮華

再版前言(三)
  《楊清山按摩經驗集》一書正式出版發行至今,社會上應用廣泛,不僅醫務人員用,也有購書為自己家庭保健按摩用。尤其各基層醫療單位,如太鋼尖草坪醫院,清徐鄉醫院,原部隊276醫院等都開展按摩工作。在醫療實踐中不斷探索手法的作用,我由幾十年臨床實踐,體會到對一些常見病應增加新手法。如膽結石摘除術後,胃切除,腸梗阻術後體質虛弱的治療方法,除腹部外,增加捏脊療法,具體操作:從長強穴開始沿脊柱向上至大椎穴止,用雙手拇指,食指用力捻、提、推、拿手法,反覆3遍為1次,每日治療1次,5~7次為1療程。根據病情還可用雙腎俞穴補氣。即:雙手拇指指腹按在左,右腎俞穴,按壓3.7次,按後將按力沿雙手拇指內、側緣(虎口)推向臍下氣海穴,此時推力曲拇指送至雙中指指腹結束。兩種手法同時應用療效快,減少治療次數,縮短療程對小兒支氣管炎、發燒(體溫不超過39℃)咳嗽,厭食,重者伴嘔吐,治療方法:捏脊,配合指揉捏大椎穴及雙風門穴,各揉捏7~9次,使皮下有輕微瘀血為止。
大椎穴可退熱,雙風門穴可止咳,利痰,捏脊可止嘔吐、助消化,一般治療1~3次即可痊癒。
對神經衰弱、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頭痛,失眠,納差,腹脹,二便異常者。治療方法:頭部按摩加背部按摩,背部以摩法和拇指揉壓夾脊穴為主,調整神經功能。每次治療時間10.15分鐘,每日1次,15~20次為1療程,若病程l~3月左右,治療約1療程,症狀可基本消失。
  對骨科疾病,各種外傷所致的脊椎骨或四肢骨骨折及關節損傷,經內、外固定術後而形成的關節僵直,伸屈受限,組織黏連,疤痕攣縮等並伴有程度不同的神經損傷(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治療方法,除書上所述手法外,增加推揉和點揉。在治療範圍內用推揉,在神經分佈的運動點上用點揉,兩手法結合應用,可使損傷的神經和關節功能得以迅速恢復正常。
  我和楊老師在一起工作期間(包括我在北京醫院學習)深深感到,他對工作認真負責,能吃苦,任勞任怨,不分晝夜為病人服務,熱愛本職工作,鑽研業務,服務態度端正,對病人不論職位高低,都一視同仁耐心治療,這種高尚醫德,值得學習。
  當前改革開放的步伐不斷深入,按摩工作也隨之發展,除應用醫療外,還用於美容,保健等。近年來,透過各種方式,如辦培訓班,師帶徒培養了按摩工作者數十人,分配到省骨科醫院,太鋼醫院,省體育賓館等單位服務於廣大患者和人民群眾,尤其山西旅遊事業的發展,國際友人旅遊、觀光不斷增加,按摩保健顯得更為需要。
  我認為《楊清山按摩經驗集》一書是總結了他一生為按摩事業的貢獻,也是中國按摩療法中獨特的一派,是中醫學遺產的一部分,應當繼承發揚。為了人民的健康,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按摩工作應多做貢獻。
山西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副主任醫師張秀瑞

目錄
第一編 總論
第一章 按摩概述
第二章 按摩手法概述
第三章 上肢按摩手法
第四章 下肢按摩手法
第五章 腰背部按摩手法
第六章 胸腹部按摩手法
第七章 頭頸部按摩手法

第二編 臨床治療
第一章 外科疾病
第二章 內科疾病
第三章 神經科疾病
第四章 小兒科疾病
第五章 婦產科疾病

第三編 按摩機制實驗及療效觀察
第一章 按摩對機體影響的實驗
第二章 按摩治療腹部術後黏連療效觀察
第三章 按摩治療急性腰扭傷療效觀察
第四章 按摩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療效觀察
第五章 按摩治療慢性腰腿痛療效觀察
第六章 按摩治療頸椎綜合徵25例療效觀察
第七章 按摩治療肩關節周圍炎療效觀察
第八章 按摩治療四肢關節扭、挫傷療效觀察
附: 楊清山傳人按摩經驗心得(一)
楊清山傳人按摩經驗心得(二)


按摩概述
《按摩療法》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過程中,同疾病作對抗時逐漸創造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治療方法。它是以醫生的手,運用科學的原理和專門的手法,施術於患者的體表部位,達到一定的治療效果,稱之為按摩療法。

顯示完整說明

購買過此商品的人還購買過

商品標籤

會員才可增加商品標籤

會員評論(共0條評論)

  • 目前沒有任何會員發表評論
總計 0 個記錄,共 1 頁。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末頁

會員帳號: 匿名用戶
E-mail:
評價等級:
評論內容:
驗證碼: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