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五術書籍 > 武術 > 中國式摔角
您的購物車中有 0 件商品,總計金額 NT$0元。

相同作者的商品

瀏覽紀錄

中國式摔角

prev next

  • 商品編號: dj4632
    出版社: 大展
  • 作者: 郭慎
    出版日: 2006/06/01
    ISBN13: 9789574684632
    商品狀態: 一般
    裝訂: 平裝
    頁數: 215
  • 定價:  NT$350元
  • 優惠價:  9 NT$315元
    登記後可再補貨
  • 點擊數: 3372
    會員評價: comment rank 5

商品說明: 

作者簡介
郭慎
余自稚齡在家鄉山西省五台縣隨外祖父東雲公學習中國式摔角(山西省素稱摔角之鄉)始,就對武術產生興趣,及長又先後在學校、社會、軍旅生涯中拜名師學習多種武術。以學習先後順序簡述如后:劉木森大師太極拳、少林拳(氣功協會長);黃滄浪大師柔道(柔道十段);常東昇大師摔角、常氏太極拳(一代跤王、武狀元);潘文斗大師擒拿(憲兵學校武術總教官);李元智大師八極拳(陸官校武術教官);張英建大師少林拳(民國44年台、港、澳國術大賽徒手比賽總冠軍);林象賢教練舉重、健美(國家代表隊教練);張鏡宇教官日式刺槍術(大陸時期陸官校劈剌總官);邊寧佳教練角力(美國國家代表隊教練);李基鴻教練西洋拳(國家代表隊教練)。
並遠赴法國、義大利、德國、日本、新加坡、印度、伊朗、韓國、蘇聯、外蒙古、中國大陸等國參加角力、舉重、健美教練裁判講習,榮獲角力、舉重、健美,三項國際教練及裁判証。曾擔任國軍戰鬥技術師資班教官、突擊兵、反情報班的格鬥教官;台灣高等法院警訓練班武術指導。現仍兼任中國文化大學國術學系摔角、擒拿術教授。

邱志瑤
玄牝太極學會理事長
聯合國大學IOU武術碩士
文化大學國術系
德育護專(經國技術學院)食品營養科
國術、武術、太極拳、摔跤、民俗運動國家級教練與國家級裁判

自序
從一九五七年開始跟隨武術泰斗──常東昇(武術界人稱武狀元、常勝將軍、又稱花蝴蝶)學習保定摔角,由於幼年時外祖父──東雲公給於武術啟蒙教導,先後教以拳術基本功與家鄉的山西摔角,又稱撓羊賽(不穿角衣,赤膊上陣,下身長、短褲均可)。固從小對摔角運動有興趣,而恩師常東昇先生在教學時其乾淨、俐落的身手、美妙、快速、變化多端的精湛技術,更加深了我對摔角的濃厚興趣,因此在受教的過程中,可說是非常的認真學習,加倍努力,且經常偕同好及師兄弟赴憲兵學校、警官學校摔角隊練習,同時亦邀約追隨常大師學習保定快角的同盟師兄弟,到北投復興崗政校切磋磨練。另外在同一時期,亦在台北市小南門成功健身院,向柔道權威-黃滄浪達士學習柔道。古云:「功不唐捐」。在艱辛的苦練之下,於一九六五年十月三十日,第二十屆台灣省運會,第一次參加摔角比賽就榮獲重量級冠軍。
一九六三年至一九七九年間,常大師應聘擔任復興崗政校反情報軍官班武術暨國防部戰技訓練班教授,此期間一直跟隨常大師擔任助教,在這長達十六年的助教生涯中,的確受益良多。
早在一九七九年在復興崗政校體育系任教時,即曾編寫過摔角教材(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出版),一九八九年八月應聘兼任中國文化大學國術組摔角及擒拿術教師時,就想再編摔角教材提供同學參考,但基於考慮同學們買教材的負擔,僅以講授大綱替代。而重要的是希望多觀摩、多蒐集、多吸收、審慎研究後再撰寫,更希望有些創新的內容提供摔角的同好參考。
經過二十多年的研究,發覺中國式摔角技術繁多,正如前輩所言:「中國摔角大絆三千,小絆賽牛毛」。僅山西摔角的抱腿技術而言,就有四十多種,而摔角的攻、防及連續攻擊技術更是變化萬千。而摔角重要的基本功與傳統器械輔助動作,兩者均超過百種。確實難以取捨,以致延宕至今。多年來為了蒐集摔角資料,曾多次前往中國大陸訪問、參觀、擔任裁判、出席會議等,茲將去中國取經的情況略述如下:
一、一九九二年赴外蒙古參訪蒙古摔角比賽(同時擔任亞洲角力錦標賽裁判工作)。
二、二○○三年中國北京延慶舉辦中國摔角國際邀請賽(有十九個國家地區參加),擔任裁判工作,順便觀摩蒐集資料。
三、二○○二年九月六日至十三日,在中國寧夏省銀川市舉辦的第七屆少數民族式摔角錦標賽,其競賽項目計有:博克(蒙古式摔角)、且里西(維吾爾族摔角)、格(彝族摔角)、北嘎(藏族摔角)、絆(回族摔角)。以上由劉金亮教授提供資料與影帶。
四、二○○三年九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八日,中國全國摔角錦標賽,應大會裁判長──劉金亮教授的邀請為大會貴賓,該次參訪期間,偕同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學生陳逸祥訪問,蒐集撰述「中國式摔角傳統器械輔助訓練法之研究論文」。此論文可說是中國式摔角研究傳統器械輔助訓練法的第一篇,實開研究中國式摔角輔助器材之先河。陳君以此論文榮獲碩士學位,筆者忝為論文指導教授,感到與有榮焉。
中國式摔角由於門派眾多(北京角、天津角、保定角、山西角、以及少數民族的蒙古角、維吾爾角、彝族角、藏族角、回族角)。技術方面亦多樣化,但以摔角技術分類可歸納為上把技術與下把技術;以施術的部位區分可歸納為臂部技術、腰部技術與腳部技術。而各種技術名稱方面由於方言、俚語繁雜,形成一些障礙,好在透過文字銓釋,尚能了解,當然透過專家、學者的研究使摔角技術名稱能完全統一,那是最理想了。
編撰摔角教材未能早日竟功,除了上述許多因素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缺乏信心,正如武術前輩所言:「初學三年,天下玄得;再學三年、寸步難行」。又云:「學到知羞處,方知藝不高」。如今決定再編撰摔角教材,乃基於盡一份教學的責任,留此小小的心得供同學參考,同時這多年來對中國式摔角的用心,也孕育了些新的觀念,譬如摔角基本功套路的設計、摔角技術的組合。希望能致拋磚引玉之效。
本教材仍以恩師常大師所教的內容為主,再擷取部份簡單易學的動作,提供愛好摔角者參考。筆者學養有限,錯失之處在所難免,敬請摔角界先進、前輩、師兄弟們惠予指正。
本教材編撰期間,電腦打字、攝影請文化大學國術系同學:楊志源、黃家榮、黃國勤、陳煒翰、林佑承頂力相助,在此致上最高的謝意。
2006年3月 郭慎

目錄
第一章 緒 論
第二章 摔角基本動作
第三章 摔角基本技術
第四章 摔角的技術變化
第五章 摔角的輔助運動
第六章 摔角的攻防原則
第七章 摔角的戰術
附註 參考書籍

顯示完整說明

商品標籤

會員才可增加商品標籤

會員評論(共0條評論)

  • 目前沒有任何會員發表評論
總計 0 個記錄,共 1 頁。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末頁

會員帳號: 匿名用戶
E-mail:
評價等級:
評論內容:
驗證碼: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