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2024 星僑網路書店 版權所有,並保留所有權利。
桃園市龜山區復興二路6號1樓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網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本書是徐震先生研究太極拳史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卷,上中兩卷以考證太極拳史實為主,下卷以拳譜資料為主。
導讀
《太極拳考信錄》是繼《太極拳譜理董辨偽合編》之後的太極拳考證著作(兩書同時出版,寫作時間上略有先後)。全書分上、中、下三卷。上卷有文十篇,為本論;中卷有文九篇,為輔論;下卷有文八篇,為陳、楊、武三家拳譜的彙集,可資取證,故名文徵。書前張士一先生的序文稱此書「能以其治學之精神與方法,博考周證,成此專書。其實事求是,不肯以耳為目也。始終一貫,如是如是。」
徐先生在《自序》中說:「拳技中附會之說尤多者,莫若太極,予初未深求,則據一家之說,述而錄之。」徐先生這話是指在一九二八年成書、一九二九年出版的《國技論略》的《近師第四》篇中引用了許禹生的《太極拳勢圖解》中的說法,說太極拳創自武當丹士張三峰。然而徐先生在《類別第七》篇中指出,「然據黃百家《王片南傳》之注,備言征南所援之拳勢,以考今之太極拳,形式似不甚合。」
後來徐先生看到的太極拳家的舊籍更多,一九三一年在郝月如老師處看到《李亦畬手寫本太極拳譜》,乃否定張三峰創太極拳之說。一九三六年十月寫的序中說,搜討太極拳史的資料費時逾十載。足見此書是徐先生的心血結晶,值得細讀。
目錄
序
導 讀
張 序
自 序
上 卷 本論
太極拳史實之根據第一
李亦畬遺著說第二
太極拳自王宗岳傳陳家溝證第三
太極拳不始於陳家溝證第四
太極拳與長拳十三勢合一說第五
太極拳譜檢討第六
楊武兩家拳譜異同第七
王宗岳舊譜鉤沉第八
廠本王宗岳太極拳經辨第九
總挈要義第十
中 卷 輔論
太極拳依託張三豐考第十一
陳溝拳術演變說第十二
十三勢說辨疑第十三
馬同文本太極拳譜說第十四
萇乃周與王宗岳關係考第十五
蔣僕蔣發考第十六
李亦畬太極拳小序說第十七
正杜武之誤第十八
答難第十九
下 卷 文徵
陳氏拳械譜一
陳氏拳械譜二
楊氏太極拳譜
李亦畬手寫本《武氏太極拳譜》
李亦畬遺著八篇又太極拳譜跋一篇
摘錄廉讓堂本太極拳譜
馬同文本十三勢架
佚名氏《陰符槍譜》
後序
附錄
序
徐震,字哲東(一八九八年一月-一九六七年十月),江蘇常州人,國學大家章太炎先生之弟子。歷任光華大學、中央大學、國學專修館、武漢大學、暨南大學、安徽大學、滬光大學中文系教授;常州中學校長。新中國成立後任教於西北民族學院中文系,兼任甘肅省和蘭州市武術協會副主席。
徐震先生除研究經史、駢文、辭賦、詩詞外,還致力探索各派武術。一九一九年從于振聲、馬錦標學查拳,一九二二年從周秀峰學太極拳和形意拳,後來又從杜心武學自然門拳法,從楊少侯學楊派太極小架。新中國成立後從田作霖學通臂拳。一九三一年在南京任中央大學教授時,經張士一先生介紹拜武派太極拳名家郝月如先生為師,專心從學,潛心研究,終得郝氏真傳。
徐先生融合所學拳技,以楊派太極拳鬆筋骨,以武派太極拳實內勁,參以杜心五之走圈步法及其他拳術之妙著,形成自己的練功教學和技擊體系。他博學多聞,認為「非博聞廣見,通曉各派,則不足以宣導。」鑒於武術界附會之誤甚多,遂致力於太極拳和其他武術史論的研究,著作等身。已出版的有《國技論略》、《太極拳考信錄》、《太極拳譜理董辨偽合編》、《太極拳發微》、《萇氏武技書》等。
未出版的有《太極拳源流》、《太極拳譜匯抄》、《太極拳譜箋》、《太極拳新論》、《武郝系太極拳述論》、《王宗岳太極拳論闡明的技擊綱領》、《形意習錄》、《形意拳新論》、《八卦拳述論》和《少林史實考》等。
「文化大革命」中,徐氏遭受衝擊,著作及蒐集之武術資料大都散失。後患中風症,由學生馬國瑤等護送回常州故里,一九六七年十月逝世,終年七十歲。
徐先生是我國早期太極拳著名史論家,其著作學術價值很高,可惜有的未能出版,已出版的大陸也未再版。因係大學教授,不以教拳為生,跟他學拳的大都是在校學生和同事,如武漢的鄭正之、上海的林子清、蘭州的馬國瑤等。
《太極拳考信錄》是徐震先生研究太極拳史的代表作。他在《自序》中說:「計其搜討所自始,逾十載矣!」張士一在《序》中也說徐氏「博考周證,成此專書。」可知非應時草率之作。
一九三七年四月由正中書局出版面世,暢銷一時。後因抗戰軍興,未能再版。一九六五年七月臺灣真善美出版社將此書與徐氏另一力作《太極拳譜理董辨偽合編》重印發行。洪茂中在《緣起》中說:此二書「可使研究太極拳(者)對於太極拳的史實及拳譜有一正確的認識」。一九八○年香港東亞圖書公司亦曾重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