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五術書籍 > 其它 > 五種遺規《套書》(共五本) D058
您的購物車中有 0 件商品,總計金額 NT$0元。

瀏覽紀錄

五種遺規《套書》(共五本) D058

prev next

五種遺規《套書》(共五本) D058
  • 商品編號: heyu058
    出版社: 和裕
  • 作者: 清 陳弘謀
    出版日: 2007/07/01
    商品狀態: 一般
    裝訂: 平裝148x207mm
    頁數: 1218
  • 定價:  NT$500元
    匯率參考:  換算成人民幣
  • 優惠價:  NT$500元
  • 商品庫存: 1
  • 購買數量:
    商品總價:
  • 點擊數: 5019
    會員評價: comment rank 5

商品說明: 

一套共五本。

一、養正遺規 185頁 ISBN:9789570469899
養正遺規 五種遺規之一 天下有真教術,斯有真人才:教術之端,自閭巷始,人材之成,自兒童始。
  大易以山下出泉,其象為蒙,而君子之所以果行育德者,於是乎在,故蒙以養正,是為聖功,義至深矣。

二、訓俗遺規 359頁 ISBN:9789570469882
訓俗遺規 五種遺規之二 古今之治化,見餘風俗;天下之風俗,徵於人心。人心厚,則禮讓興而訟端息矣。
  待己者,當從無過中求有過,非獨進德,亦且免患。待人者,當從有過中求無過,非但存厚,亦且解怨。

三、教女遺規 149頁 ISBN:9789570469905
教女遺規 從政遺規 五種遺規之三 蓋欲世人之有以教其子,而更有以教其女也,夫在家為女,出嫁為婦,生子為母。
  有賢女然後有賢婦,有賢婦然後有賢母,有賢母然後有賢子孫。王化始於閨門,家人力在女貞,女教之所繫,蓋綦重矣。

四、從政遺規 295頁 ISBN:9789570469868
從政遺規 五種遺規之四 當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則知所以持身矣。
  君子之是上也,必中以敬;其接下也,必謙以和。小人之事上也,必諂以媚;其待下也,必傲以呼。媚上而忽下,小人無常心,故君子惡之。

五、在官法戒錄 230頁 ISBN:9789570469875
在官法戒錄 五種遺規之五 書曰:坐善降之百祥。做不善降之百殃。
  人則榮。不人則辱。觀是錄者。善惡燦陳。榮辱由己。何去何從。必有觀感而興起者矣。

藏書五種敘

隆古之世人心醇厚習尚不紛上之所以為教下之所以為學者畢出於一途生其時者日聞正言睹正訓莫不各愛其身而恥為不善僉壬敗類自顧無所容其立法之善如此故其教之成處則為忠信篤敬之儒而出亦可以備天下國家之用及其衰也國異政家殊俗一切澆漓狡黠之風日昌日熾而靡所底止於是上之人方憂其弊欲以嚴刑峻法懲之而不能無他教化之未先而觀型之無自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漸矣故曰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不易之理也粵西陳榕門先生當代名儒作宦五十年憂國愛民朝野共戴公餘之暇著藏書五種一曰養蒙士二日訓民俗三曰嚴閫範四曰儆官箴五曰戒胥吏勤搜博採凡典籍之垂訓名賢之格言及學士大夫婦人女子一言一行有關名教者莫不檢擇以標於簡編使人觸目警心誦之忘倦夫人雖至頑一旦聞忠臣孝子義夫節婦之行莫不流連感嘆傳為美談何則天性之良未盡泯也故睹是書而不知勸者必非人情惜其書僅流行於吳越楚粵諸省而蜀以遼遠未及見自林君青山解組湖南攜有是書欲重刻播之而未果今林君已辭世矣其姪興宗方偕同人捐貲重刻以廣榕門先生之傳其意甚美而其裨益於人心風俗為甚大固余之所有志而未逮者也敢辭固陋爰筆而為之敘
乾隆三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丹稜彭端淑書於錦江書院

重刷藏書五種序

歲戊子予主講斗山書院取陳文恭養正遺規之意定為學規間又擇其訓俗教女從政在官諸編中有關讀書作人之法者與諸生講習群樂信而從之蓋謂精粗本末學者之要務盡是已一日有客自三邑來叩門求見予進之於澄心堂上詢其姓字曰彭某即出一緘以示啟誦之則予趙玉衡師手書也言彭君之尊人國治先生方募印陳文恭五種藏書以廣流傳乞予一言為引予嘉其用意良厚又重以師命弗敢辭因徐謂彭君曰君亦​​知人心風俗之所以盛衰乎士者四民之首而人心風俗所視為轉移者也當其盛也必有人焉言坊行表為之倡道維持於其中及其衰也亦必有人焉口誦詩書身違禮義使世人尤而效之而名教之閑遂迄於潰決而不可救止故予嘗謂人心之壞不壞於不識字不讀書之人而壞於士人則欲風俗之厚亦不厚於不識字不讀書之人而厚於士人何者士習不振則於非士者又何責也尊甫之意毋亦有鑒於是乎彭君方起而對客有自旁詰之者曰是書誠善矣第惟士喻之士之數無幾而必專其責備恐亦難以返人心而維風俗也余曰如子言是直謂天下無士可也既士矣將自責之不暇而又奚暇計人之賢否哉且今之士大約自視過高謂吾輩可談性理此外惟因果報應之說足以聳其聽聞耳夫彼固非不信因果者也彼謂士人取一衿博一第誠不偶然及徐而察其存心行事嘗有欺世而盜名者甚至風流相尚詡詡然自目曰名士名士而踰檢蕩閑更為愚夫愚婦所不屑為則未嘗不竊竊焉疑之謂若是何以享榮名登高第耶所謂天道是耶非耶嗚呼挽回世道士之責也士而為人所疑其又奚以勸人為耶近日兗州太守陳蓮史先生文恭之嗣孫也癸酉領解粵西庚辰獲會狀一人中三元為世罕覯聞其家尤屢世簪纓不絕亦可知理學名臣生膺顯仕而積善餘慶源遠流長所云因果報應誠理有固然者而究之文恭之意初非計及乎此也然則士之自立以為斯人倡固有無庸外求者矣客默然無以應遂書以與彭君使歸而返命於其尊人并質之玉衡師以為何如也
道光八年三月初六日中江李福源容海謹撰

《養正遺規》序

天下有真教術斯有真人材教術之端自閭巷始人材之成自兒童始大易以山下出泉其象為蒙而君子之所以果行育德者於是乎在故蒙以養正是為聖功義至深矣余每見當世所稱材子弟大都誇記誦詡詞章而德行根本之地鮮過而問焉夫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繄豈泉之咎哉汩泥揚波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謹也弘謀公餘考昔賢養正遺規擇其簡要可通行者釐為二卷篇帙無多本末略備用以流布鄉塾俾父兄師長以是教其子弟毋輕小節毋騖速成循循規矩雖蒙養之事而凡所以篤倫理砥躬行興道藝者悉已引其端由是以之於大學之塗庶幾源潔流清於世教不無少助乎欽惟
聖天子昌明理學文治日新備員圻輔分路揚鑣循行風俗與有人材之責焉故敢勉竭愚忱具訓蒙士為郡邑先其或以是為迂為固為瑣屑而憖(暫且)置焉余心滋戚矣
乾隆四年三月既望桂林陳弘謀題於津門官舍

《訓俗遺規》序

古今之治化.見於風俗。天下之風俗.徵於人心。人心厚.則禮讓興而訟端息矣。弘謀前奉
恩命。司臬三吳。親承
天語。諄諄以惟平惟允.刑期無刑.為訓勉。敬誌於心。刻弗敢忘。赴蘇之後.清理積案.不下數千餘件。反覆推究。始知獄訟繁多.良由人心漸習於浮薄。或因一念之差。或因纖毫之利。或係一時之忿戾。遂至激而成訟。展轉糾葛。株連日眾。有司承讞.雖悉心體察.極意平反。及曲直分.而身家已破矣。推鞫之下.不禁惄然(憂思傷痛的)心傷。因念與其矜恤於獄之既成。何如化導於訟之未起。夫刑所以弼教。非竟以刑為教也。司土者平時未嘗教之.而遽以刑之.父母斯民之義其謂之何。嘗欲於典籍中。採其切於人心風俗。人所習而不察。動而易犯者.刊布民間。以庶幾於弭患未然之計。草創未就.隨有江右之
命。封疆攸寄。責任愈重。撫循化導。使者之職也。區區之心.不能自已。公餘篝火(用竹籠罩住燈火)手披目覽。採錄古今名言。彙為一帙。名曰訓俗遺規。雖不敢謂所採之悉當。而凡今時所以致訟之由.與夫所以弭訟之道.蓋已略備。大抵理惟取其切近。詞不嫌於真率。務使人人易曉焉。夫天良.人所同具。特患無以感發之耳。賢有司苟能持此以化導。或就事指點。或因人推廣。而士民眾庶.繙閱之餘。觀感興起。父誡其子。兄勉其弟。莫不群趨於善.而恥為不善之歸。見人心日厚。民俗日淳。訟日少而刑日清。用以仰副
聖訓於萬一。是固日夕期之.而不敢不自勉者也。
乾隆七年十月二十二日桂林陳弘謀題於豫章使署

《教女遺規》序

天下無不可教之人。亦無可以不教之人。而豈獨遺於女子也。當其甫離襁褓。養護深閨。非若男子出就外傅。有師友之切磋。詩書之浸灌也。父母雖甚愛之。亦不過於起居服食之間.加意體卹。及其長也.為之教針黹.備裝奩(今俗已嫁女之距約妝奩)而已。至於性情嗜好之偏.正言動之。合古誼與否.則鮮有及焉。是視女子為不必教。皆若有固然者。幸而愛敬之良。性所同具。猶不盡至於背理而傷道。且有克敦大義。足以扶植倫紀者。倘平時更以格言至論.可法可戒之事.日陳於前。使之觀感而效法.其為德性之助.豈淺鮮哉。余故於養正遺規之後。復採古今教女之書。及凡有關於女德者。裒(聚集)集成編。事取其平易而近人。理取其顯淺而易曉。蓋欲世人之有以教其子。而更有以教其女也。夫在家為女。出嫁為婦。生子為母。有賢女然後有賢婦。有賢婦然後有賢母。有賢母,然後有賢子孫。王化始於閨門。家人利在女貞。女教之所繫。蓋綦(極.很)重矣。或者疑女子知書者少。非文字之所能教。而弄筆墨工文詞者。有時反為女德之累。不知女子具有性慧。縱不能經史貫通。間亦粗知文義。即至村姑裡婦.未盡識字。而一門之內.父兄子弟.為之陳述故事。講說遺文。亦必有心領神會.隨事感發之處。一家如此.推而一鄉而一邑.孰非教之所可及乎。彼專工文墨.不明大義。則所以教之者之過.而非盡女子之過也。抑余又見夫世之婦女。守其一知半解。或習聞片詞隻義。往往篤信固守.奉以終身。且轉相傳述.交相勸戒。曾不若口讀詩書.而所行悉與倍焉者。意者女子之性專一篤至.其為教尤有易入者乎。是在有閑家之責者.加之意而已。
乾隆七年九月既望桂林陳弘謀題於西使署

《從政遺規》序

  余幼承父兄師友之訓知肆力於讀書不以世故紛其心而賦性迂拙作輟無常誦讀不多體認尤淺悠悠忽忽竟不知讀書將以何為也迨入仕途官場事宜尤未嫻習臨民治事茫無所措未優而仕不學製衣錦心竊憂之然平時偶有得於聖賢之緒論合之今時情事多所切中此心稍有把握措之事為幸免隕越不至如夜行者之倀倀(無所適從)何之乃益悔前此之鮮學而古訓之不可一日離也因於簿書餘閒時一展卷藉茲陳編以祛固陋凡切於近時之利弊可為居官箴規者心慕手追不忍舍置不敢謂仕優而學亦庶幾即仕即學之意云爾方今民生蕃庶待治方殷 聖天子本躬行心得之餘布範世誠民之政有司牧之責者益當從根本上講求教養之方為民生久遠之計若僅以因循陋習了官場之故套何以上副 聖訓何以下符民望自惟德薄能淺無以為同僚諸君倡惟奉茲古訓隨時考鏡轉相傳布以此自勉即以此勉人較之門面檄(古時徵召曉諭文書)差為親切焉蘇子云藥雖進於醫手方多傳於古人自古及今此心同此理同故以古人之方醫後人之病而無不立效願諸君推心理之相同以盡治人之責而又參之前言往行以善其措施則宜民善俗或有取焉幸毋曰業已仕矣何暇言學竟等諸古人之糟粕(廢棄的東西)也
乾隆壬戌長至月桂林陳弘謀書於西江使署

《在官法戒錄》序

天下之人。無過善不善之兩途。而人之慕乎善而遠不善也。則不外於法戒之兩念。予有四種遺規之刻。蓋冀天下人。無男女少長。貴賤賢愚。均有所觀感興起。見善者而以為法。見不善者而以為戒也云爾。既又思之。人有在四民之外。勢所不能無。而又關係民生之利害。吏治之清濁。不可以無化誨者。則官府之胥吏是也。古者三百六時之屬。皆有府史胥徒府掌廩藏者。即今之庫吏也。史掌文案者。即今之吏典也。胥。即今之都吏。為徒之什長。徒。即今之隸卒也。是為庶人在官。其祿同於下士。其田在遠郊之地。充人掌之。春秋月吉。讀法書其孝友睦婣得與於鄉舉裡選之列。故當時僚隸輿臺之守法循分。豈惟風俗之醇。抑上之人。教養成就之有其具也。秦燔詩書。人以吏為師。漢制能諷書九千字以上。乃許為吏。當時刺史守相自辟其屬恆。求其賢者。以為吏而進達之。而吏亦皆束身自好。以蘄不負上之知。故一時名公鉅卿。起家掾吏者。不可勝紀。兩漢吏治。最為近古。非由吏之得人而然乎。魏晉而後。流品遂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吏始不得與清流之班。沿及隋唐以降。科貢之勢重。而吏之選益輕矣。然國家設官置吏。官暫而吏久也。官少而吏眾也。官之去鄉國常數千里。簿書錢穀.或非專長。風土好尚.或多未習。而吏則習熟而諳練者也。他如通行之案例。與夫繕發文移.稽查勾攝之務.有非官所能為。而不能不資於吏者。則凡國計民生。繫於官。即繫於吏。吏之為責.不亦重乎。而為吏胥者。類皆有機變之才智。不能安於亩畝耕鑿之樸.以來役於官。因盤據其間。子弟親戚.轉相承授。作姦犯科.相習熟為固然。而不知禮義之可貴。為官者亦多方防閑之。摧辱之。幾若猛獸搏噬之不可馴擾。夫防之愈嚴。作弊亦愈巧。摧之愈甚。自愛之意愈微。將囂然喪其廉恥之心。以益肆其奸猾狡黠之毒。官吏相蒙。國計民生.於焉交困。而貪昧陋劣之員.受其牢籠牽鼻.淪胥以敗也.父不足言矣。昔劉晏以吏人不可用。謂吏無榮進。則利重於名。我
國家立賢無方。吏員一途.咸有進身之階。惟其才之所宜。未嘗限其所至。則固有榮進之可期矣。即或不盡榮進。而其愛一時之小利.必不如其愛身家子孫之大利。更不如其畏身家子孫之奇禍。今試語人以于公治獄之陰德.而子孫駟馬高車。充溢門閭。未有不欣然慕效者也。語以王溫舒舞文巧詆.姦利受財.而辠(同罪)至於五族.未有不悚然易慮者也。特無以提醒之。遷善遠罪之良心.無緣而動耳。上以君子長者之道待人.而人不君子長者之道自待者.非人情也。矧吏胥多讀書識字。粗知義理。習典故。明利害。視田野之愚氓.閨門之婦孺.其化誨當更易易。為官者。方日資其心思才力以成其政治。而顧視為化外之人。不一思所以化誨之。聽其日習於匪僻。於心何安。而於事又寧有濟乎。余於聽政之暇。採輯書傳所載吏胥之事。各綴論斷。裒為四卷。名曰在官法戒錄。廣為分布.以代文告。書曰。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孟子曰。仁則榮。不仁則辱。觀是錄者。善惡燦陳。榮辱由己。何去何從。必有觀感而興起者矣。
乾隆八年夏四月桂林陳弘謀題於豫章使署

《養正遺規》目錄
桂林後學陳弘謀編輯

卷上
 朱子白鹿洞書院揭示
 朱子滄洲精舍諭學者
 朱子童蒙須知
 朱子論定程董學則
 陳北溪小學詩禮
 真西山教子齋規
 方正學幼儀雜箴
 高提學洞學十戒
卷下
 顏氏家訓勉學篇
 朱子讀書法
 朱子治家格言
 呂近溪小兒語
 呂新吾續小兒語
 陸桴亭論小學 論讀書
補編
 諸儒論小學
 程畏齋讀書分年日程
 陳定宇示子帖
 王文成公訓蒙教約
 附歌詩
 屠提學童子禮
 呂新吾社學要略
 張楊園學規
 陸清獻公示子弟帖
 張清恪公讀養正編要言
 唐翼修父師善誘法
往在津門曾有養正遺規之輯苦於搜羅不廣未愜所願年來由吳門而至豫章公餘開卷凡有切於蒙養者皆為手錄復得十種并付梓人慾望幼學之士於天真未漓時即不忘身心交治之功以漸充其良知良能之量庶不至高言心性而淪於空虛亦不至汩沒記誦而流於俗學是則區區編輯之微尚也
乾隆壬戌中秋陳弘謀識於西江使署

《訓俗遺規》目錄
桂林後學陳弘謀編輯

卷一
 司馬溫公居家雜儀
 朱子增損呂氏鄉約
 陸梭山居家正本制用篇
 倪文節公經鉏堂雜誌
 陳希夷心相編
 袁氏世範
卷二
 許魯齋語錄
 陳定宇先世事略
 王陽明文鈔
 楊椒山遺囑
 沈文端公馭下說
 呂新吾好人歌
 李忠毅公誡子書
 王孟箕講宗約會規
 王士晉宗規
 顧亭林日知錄
 陸桴亭思辨錄
卷三
 朱柏廬勸言
 張楊園訓子語
 唐灝儒葬親社約
 王中書勸孝歌(附八反歌)
 魏環溪庸言
 湯潛菴語錄
 魏叔子日錄
 蔡梁村示子弟帖
 程漢舒筆記
卷四
 史搢臣願體集
 唐翼修人生必讀書
 王朗川言行彙纂
 熊勉菴寶善堂不費錢功德例

《敎女遺規》目錄

卷上
 曹大家女誡
 蔡中郎女訓
 宋尚宮女論語
卷中
 呂近溪女小兒語
 呂新吾閨範
卷下
 王孟箕家訓禦下篇
 溫氏母訓
 史搢臣願體集
 唐翼修人生必讀書
 王朗川言行彙纂
 女訓約言

《從政遺規》目錄
桂林後學陳弘謀編輯

卷上
 呂東萊官箴
 何西疇常言
 王伯厚困學紀聞
 龍圖梅公五瘴說
 許魯齋語錄
 薛文清公要語
 王文成公告諭
 耿恭簡公耐煩說
 呂新吾明職
 呂新吾刑戒
 李九我宋賢事彙
 張侗初卻金堂四箴
卷下
 高忠憲公責成州縣約
 傅元鼎巡方三則
 袁了凡當官功過格
 顏光衷官鑑
 顧亭林日知錄
 湯子遺書
 魏環溪寒松堂集
 于清端親民官自省六戒
 蔡文勤公書牘
 熊勉菴寶善堂居官格言
 王朗川言行彙纂

《在官法戒錄》總目
桂林陳弘謀榕門 編輯
崑山葛正笏搢書/長洲張鳳孫少儀 同訂
臨川李安民書臣 參校

(卷一)總論共六十二條
(卷二)法錄上共八十二條
(卷三)法錄下共八十五條
(卷四)戒錄共七十九條

顯示完整說明

購買過此商品的人還購買過

商品標籤

會員才可增加商品標籤

會員評論(共0條評論)

  • 目前沒有任何會員發表評論
總計 0 個記錄,共 1 頁。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末頁

會員帳號: 匿名用戶
E-mail:
評價等級:
評論內容:
驗證碼: captcha